保禄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惊喜地发现生命的改变,“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2:20)。
在教宗方济各的《愿祢受赞颂》通谕颁布7周年之际,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再次推动举行“愿祢受赞颂周”。全球许多地区和地方作出响应,在同一个时间举行这个活动。每个地区和地方
这样的思想充斥在人类生活各方面,饮食、衣着、科技和人际关系无所不包。总之,暴殄的恶习乃是今世的习尚,它导致、甚至鼓励甩弃一旦用途告罄的人、事、物和共同关系[1]。
题记:保禄信仰生活的巅峰是天人合一:“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2:20)正是这样的信仰生活,促使保禄成为基督精神的忠实践行者,福音的使者,信仰的殉道者。
天主的恩典奥妙莫测,自小恩进了教堂的儿童圣经故事班,她的性格、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语、数、外三科考试都满分,还是优秀班干部。
因此,任何其他人士,即便是司铎,决不得擅自增、减,或是改变礼仪的任何部分。
热心的告解对度奉献生活的人来说是必要的。凡是想追求灵修进步的人,一定要重视和好圣事。每日的弥撒更是我们灵修进步的根基。你参与弥撒时的心态如何?积极热切,充满热情;还是敷衍了事,无可奈何?
这就是天主的心意,天父的心意,这位父亲爱护祂的子女并希望他们都过得好、走得正,好能在圆满与幸福中生活。这位父亲打破我们对正义的一知半解,让我们具有祂慈悲的广阔视野。
诗人杜甫虽然非常贫苦,却能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凄惨生活体验中迸发出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发出由衷的感叹:呜呼!
他们渴望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设法使自己感到是教会生活的积极成员,福传的主体而非纯粹的对象。陪伴:灵修、心理、培育、家庭,以及圣召,这每一种陪伴对青年都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