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耶稣的认识,对圣训的理解,是否能更进一步深化?或者浅尝辄止图应故事,人云亦云随风摇摆?只有真正彻悟信德精神和基督救赎奥理,我们才能坚定不移始终跟随救主耶稣实践博爱,向他献上行动的“贺撒纳”。
圣经上的话就是天主的话,因为圣经是作者在天主的默感下写成的(弟后3:16),现在弥撒中读经员每读完一篇圣经后都说“以上是天主的圣训”,这显然说明圣经上的话就是天主的话,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圣经的重视。
眼下正是社会转型时期,虽然物质较前丰裕但好多人的心灵空虚,这正是福传的大好时机,但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却不能认清形势,以福音圣训填补公众的精神渴求,反而也同无信仰的人群一样在滚滚红尘滔滔浊浪中挤兑争抢,正如歌词中所唱的费时费力为己
(玛5:13-16)真福八端之后,玛窦福音紧接着记载了盐与光的比喻,这是属于山中圣训的训令,圣经学家均放在真福八端之后加以讨论。耶稣为什么把盐与光的比喻放在如此显要的地位?
以身作则实践圣训正因为他们能够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见证信仰,所以也使福传工作成效显著,从2005年至今60多位成员领洗进教,且有三名青年进入上海佘山修院。
不仅如此,他让有文化的年轻教友抄写圣经,为的是让他们牢记圣经,更深刻的了解圣经,认识耶稣,聆听福音圣训,实践天主圣言,在生活当中活出福音精神,做名实相符的基督信徒。
合乎耶稣的圣训吗?一个丝毫也不关心他人艰难困苦疾病灾殃的人,能称为名副其实上爱天主、下爱众人的基督徒吗?我们究竟为当下发生的灾难和陷入痛苦的人祈祷过没有?
“以善报恶”,是圣经一贯的训诲;在山中圣训中耶稣说:“当爱你们的仇人,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玛5:44)。圣保禄宗徒说:“迫害你们的,要祝福;只可祝福,不可诅咒。”
主耶稣在“山中圣训”中指明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要受安慰,耶稣说谁要跟随我,他必须背上各自不同的十字架,痛苦和不幸便是天主赏给我们的十字架。自己感到痛苦和不幸时,高兴地做补赎吧!
耶稣曾在山中圣训中给伯多禄和我们明言:“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几时人为了我而辱骂你们,捏造一切坏话毁谤你们,你们是有福的……”(玛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