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荣休教宗不再肩负任何直接责任,但本笃十六世仍渴望为这使命贡献己力,并感谢教宗方济各努力让众人看到天主的光今天依然没有消逝。
然而,战后的欧洲「深知团结力量大」,因此重获新生。诚如《福音的喜乐》劝谕所表明的,「合一胜过于冲突」,以及团结能成为「创造历史的一种模式」。
那不久前牵动世界人心的新老教宗......所有这一切,都使我流连忘返、感叹万千,恨不能一下子将它们全部记在心里、印在脑中,留待以后自个回味或同别人分享;只可惜夹杂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攒动人群中,眼力、脑力、腿力和足力很快就出现危机
其实每一位基督徒都是教会的成员,都有使命为正义尽一份力。如果教会每一个人都能克尽自己本分,在灵修生活打好基础,并发挥个别专长,教会自然便凝聚了承担正义的力量。
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依靠天主,向天主交托,不是把事情全部推给天主,自己一点力也不出。而是要尽自己的力量,努力想出种种办法,然后再依靠天主帮助。要懂得,尽心在我们,成事在天主的道理。
2015年7月份,我们崭新的教堂已基本修建好了,神父又亲力亲为盖福传中心、儿童室、更衣室、订制跪凳、安装大屏幕。又正式成立了唱经班、读经班、礼仪组、儿童组、辅祭组还有爱心车队。
不是水强,而是恒心的力量大。我们的祈祷也一样。我们每天的《玫瑰经》、《日课》、《感恩祷告》、《望弥撒》、《朝拜圣体》……可能看起来很微小,但在天主眼中,这些祈祷是灵魂的水滴,终能穿透最坚硬的局面。
教宗首先谈到耶稣会经历了艰困时期,在洛伦佐·里奇(LorenzoRicci)神父任总会长时教会的仇敌达到了解散耶稣会的目的(若望保禄二世1990年7月31日致柯文博总会长神父信函)。
现在我就以这双重身份来说说我的感想:1930年柴慎成神父(Fr.ThomasCeska)任正定主教座堂的本堂。他很关心栽培修道圣召。
一九七零年台湾牧灵中心成立,杂志遂由该中心负责恢复发行,请台北总教区罗光总主教担任发行人,内容包括牧灵、礼仪、教理三部分,由刘渔夫神父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