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洗礼仪也是教友们心中久盼的一件圣事,让慕道者永生难忘。今天,主教府共有六名慕道者领洗。
事实上,在早年的希腊文学里,如荷马的史诗《奥德赛》就用evangelion这个词,表示一个报信者传报的好消息,尤其是关于战事胜利的消息;此外,也指那报信者获得的酬金和民众因这消息而向神奉献的感恩祭。
首先我们去养老院参观,看到的是一个个病状百态的老人,他们被护理人员推到门口的楼道两旁,经修女介绍他们失去了任何生活的能力,在他们整洁的衣貌和那灿烂的脸颊上,在这个大家庭的卫生场所里面,可以感觉到他们背后的奉献者(
后来,潘国光神父在上海传教期间,中书公(徐骥)日侍左右,化诲者,数以几千计,旧堂不能容众,因谋于中书公,复建堂于县治之北安仁里,又置田二三顷,取租足用,以备不继……在徐光启的影响下
他正如若翰,并不煊赫与声张,而是把除免世罪者指给人看。他老人家所有的作为都是以此为目的的,愿意“流芳百世”的心态在他老人家的灵魂深处是无法觅到踪影的。
随后,神父为慕道者举行了圣洗圣事,8名候洗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慕道学习之后,加入了教会的大家庭,成为天主可爱的儿女。
美国著名宣道者希恩·富尔顿主教说:“司铎不是他自己”。那么,司铎到底是谁?富尔顿回答说:“他是雅各伯梯”(创28:12)。可雅各伯所梦的梯子不是指耶稣吗(若1:51)?
耶稣在三十年之久的时光里,以木匠手艺为生,完全度着平凡的日子,到三十岁时从洗者若翰那里领受洗礼。是什么动力促使他迈出这一步呢?他为什么要离开纳匝肋、告别家人、放弃他的木匠本行呢?
在韩国宗教交谈领域耕耘多年的忧者之慰传教修会卡佐拉托(DiegoCazzolato)神父向梵蒂冈电台表示,韩国「很多宗教领袖都满怀兴奋之情」,期待教宗方济各的到访。
我认为,教宗此行是前来向这些阿尔巴尼亚人的勇气致敬,向所有为了不丢失信仰而献出生命者的勇气致敬。他们懂得如何做基督的见证人,即使在生命中最黑暗、最危急的关头,他们还是做基督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