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4:7)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在默观耶稣与去寻找耶稣的尼苛德摩的相遇以后,今天我们将反思天主似乎在我们生命的十字路口确实正在等待着的时刻。
2011年10月13日“信德”第6版刊载了一篇题为我见我闻(作者:楼美娟)的文章,其中说到在南方某地,见到一位修女,穿着花衣裙,带着手环,留着烫过的长发,穿着高跟鞋,除了脸没有化妆外,十足是个标准的现代都会的时髦女性
她请求耶稣赐予她活水之举,说明她相信了耶稣拥有这活水,相信了耶稣的确比她的祖先雅各伯还要大。此时,她接纳了真理,接受了信仰。这时的转变是一种皈依,一种由冷漠甚或敌视到因尊敬而接受的皈依。
当聊到天主这个题目时,理发师坦诚地说:我不相信天主存在!为什么呢?理发师说:你只要走到街上看看,就知道天主不存在。因若天主存在,这世上如何有如此多患病的人,如何能有这么多被抛弃的儿童?
我信主来得挺意外,也是天主对我的格外赏赐。我父母都没有信仰基础,但听我爷爷曾经说过以前他的一位姑妈是嬷嬷(修女),除此之外好像未有任何信仰的痕迹。
这些人从不知道,喜悦为何物?他们啜品空无,脚踏绝望,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摸索前进的方向,想靠自己努力来明了人生真谛,结果是一塌糊涂。
在平常教友不多的日子里,我爱在这些大型壁画前流连,以静观默想的方式去感受画中人的意境。
本台访问了梵蒂冈出版社社长科斯塔神父,请他概述此国际上重要书展的成果:答:出版社在书展的成果普遍良好。我们都知道全球出版业陷入危机,一如全球经济。
童年时的我常常在睡梦中被母亲的哭声或笑声惊醒,望着她的样子,我手足无措。母亲的善良与众不同。我家院子的西面是三孔窑洞,窑洞上面就是我家的地,地里种着柿子树,还有些萝卜、青菜和葱。
在这个历史时刻,我们感到急需要建立具有意义的关系,我们可称之为灵性上的父子关系,但请允许我说,也是灵性上的母子关系,因为这陪伴的角色并非男性或司铎的一个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