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个特殊时刻,我深有感触,我愿真真切切地为天主、为教会、为教友们奉献终生,否则真对不起天主的召叫,对不起教会的培育,对不起慷慨舍子的父母,对不起为我祈祷的教友们,也更对不起自己这一辈子。
父母离世多年,两个哥哥在外地谋生,可以说,没有一个近亲。按理说,教友养活神父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当时神父是被专政的对象,教友们也是自身难保,谁也不敢收留他。要知道,当时村里就有教友一千多口。
我们把人力物力财力全部奉献给福传工作,岂能没有更大的赏报;耶稣还说过:人若为了我和福音的缘故舍弃房屋、田地、父母、兄弟,必会在今世得百倍赏报,后世得永生(谷十29-30)。甲:这可真是一本万利!
一个天真稚气,事事还需父母陪伴的孩子,此时此刻她只有自己默默承受,即便是有人深深地爱着她、想帮助她、挽救她,而最后真正要去面对、去领受、去等待的还是自己。
因为司铎常跟教友们生活在一起,就如同父母跟孩子一般,是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因为他代表着基督的形象出现,效法基督的职责和榜样。
忆及此,我想起80年代,那时已包产到户,一家人在田里劳动,我们姐弟仨负责割稻,父母负责打稻子,大弟总是叫纤弱的我少干点,他总是这样说:“姐姐,你歇一下,你那一陇稻让我帮你割。”
炼狱里的苦是失苦,就是失去天主的苦,就像小孩子想见父母却见不到的那种痛苦。所以希望我们能够在世上多做补赎,将来在炼狱里少受这种苦。
去年清明节,我的姐妹约我去乡下祖坟祭拜父母,父亲去世三十多年了,有感于父亲终生虔诚事主、传教救灵,有感于父亲对儿女的养育之恩,姐妹都劝我给父亲写一点纪念文章留给我们的儿女作纪念,我含泪写了几篇回忆父亲往事的文字
这就要学生们要有爱心,懂得爱父母、爱老师、爱家乡、爱祖国。”读后,我深感这与我们教义中的博爱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基督徒还得加上一条:要爱全人类。正如《欢乐颂》高唱“一切人类是兄弟”!
教友们常请神父为自己已亡的父母亲友恩人做弥撒就是这个意思。在咱们圣教会初期教友们就有这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