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七13)这是人类苦难与天主怜悯的相遇之门。在福音中,耶稣对死者说:我对你说:起来吧!今天,当我们跨越圣门时,耶稣也对我们每个人说:我对你说:起来吧!
在祂的生命——特别在祂的苦难与死亡——中,我们看到痛苦及苦难的种子,如何地萌芽,而且在天国的圆子里结出永恒的生命果实。耶稣对圣父及对我们的爱,能让这份看似不可能的事(是痛苦转变福气)变成可能的。
孩子你想想,耶稣为了别人,为罪人受尽凌辱,苦难,最后舍身而死,而我们这点由自身的罪恶招来的不如意和耶稣的苦难相比算的了什么呢?天主考验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法,要甘心接收天主的考验才对。
因为如果耶稣现在仍然活着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干脆忘了他的苦难和死亡,就像从睡梦中醒来时该忘掉噩梦一样呢?那些抛弃了师父,把他留给刽子手的门徒们不是更有理由不再去回首不堪的往事吗?
我们心中有一个“理想的祂”——那位能立刻回应祈祷、驱散苦难、赐下平安的天主。可当现实撕裂这个图像时,我们便陷入迷惘。
然而这位教友却毫无怨言,反而对天主说:主,如果你不给我这样的苦难,也许我早就远离了你,正是因为你给了我这样的苦难,让我认识了自己的卑微和无能,让我更懂得了依靠你。
瑞典籍的圣女毕哲一直渴望知道,主耶稣在苦难中,为我们承受了多少创伤。
圣:释迦牟尼佛度众生,他一生多苦难;玄奘印度留学取经,历八十多难。这些高僧都是由艰苦走出来的。又好比台湾的印顺导师,一生与打针、吃药结下不解缘,投入佛学研究,在他百岁的生命中,成就很大。
就如同在旧约时代,约伯虽遭受了巨大的苦难,财产尽失、身体患病、亲友背离,但他始终坚守着对上主的敬畏,没有丝毫的怨言和背离。他深知,上主的旨意高过他的理解,即使身处黑暗之中,他依然相信上主的慈爱和公义。
苦难的转化:若瑟的苦难是天主更大计划的开端,预示苦难能被天主转化为救恩工具。本章教导我们信赖天主奇妙旨意,警惕嫉妒之罪,并以信德面对苦难的转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