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善良与光明的化身——德肋撒姆姆
2022-09-06

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直到1997年去世。她召开会议,接电话,写信,在这里与修女们会面……她的大门永远为她们敞开。她就是从这个房间和这张床回到天主身边。

美国: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发达国家
2007-04-23

斯科特·沃尔特(SeottWalter)是美国企业研究所(TheAmericanEnterpriseInstitute)的高级编辑,他报道说:“基督教音乐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引起注意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举办圣教展览 建设福传基地(二)
2008-07-29

664年法国劳斯圣母显现,1858年法国露德圣母显现,1917年葡萄牙法蒂玛圣母显现,20世纪以来圣母多次在各地显现等。4、圣人圣女显圣迹事例:圣沙勿略遗体不朽,圣女贝尔纳黛特百年尸体不腐等。

“梵二”会议与中国教会:中国教会对梵二大公会议的接纳
2012-04-16

政治原因主要是指:20世纪中期的政治运动严重影响了教会的生活;加上中国的闭关政策,中国教会既不了解梵二会议召开的背景,又未能参加会议的整个过程。

国父孙中山:一位虔诚基督徒的美好见证
2016-11-11

孙中山的确曾经痛斥过宗教中的迷信成分及陋习,包括青年时期拒绝民间信仰中含有巫文化的偶像崇拜,并在20世纪初期反帝爱国运动和第一次非基督教运动中,曾以政治家身份诟病过教会体制,痛斥教会中某些沾染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想者的言行

天主教中文祈祷文的起源
2017-08-24

1602年,龙华民神父出版了第一部天主教祈祷书《圣教日课》,这些在每日不同环境中的祈祷文,直至20世纪50年代仍为人们所使用。它们都取自格拉那达的著作。

圣经,永远被抄袭,从未被超越
2017-10-16

2010年底,以色列文物管理局也和谷歌合作,陆续将抄于2000多年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的《死海古卷》抄本上网。

我所知道的徐家汇
2010-04-23

1864年在土山湾孤儿院开设的中国第一个西洋画传授机构——土山湾画馆随着事业的扩展,到20世纪初叶,逐渐形成了以土山湾为中心,方圆1.5平方公里的天主教社区,成为近代中国最具规模与影响的西方文化传播源。

美国:一位哲学家的点金术
2006-04-26

人文学者们在20世纪自始至终进行了各样的尝试,结果还在争辩不已。作为社会学博士生,在思考文化问题时,我就另辟蹊径,到社会群体中去发现实际情况、去检验人文学者的理论。

中国基督教研究的回顾、现况及展望
2014-11-21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教会内的基督宗教研究,不论是天主教还是基督新教都非常活跃,涉及到对教义的研究、对历史的研究,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