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弥撒中,教宗本笃十六世关于基督徒与他人的团结所讲的一句话引发了不同的解释,教宗说:“就是这种爱激励我们‘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为他人服务,但那种认为‘强夺’无辜生命的自毁行为是正确的思想与这种爱完全相反
这忏悔行为以每日的良心省察作准备,极有助于心灵所需要的悔改,归向仁慈之父的怀抱。诚然,基督借着教会不断地在世间执行父的旨意,就是借着教会的职务在工作,所以基督始终是这种协调生活的基础与泉源。
叔本华有一个类似说法:“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
他说,靠外在的规范管理的人,外在的约束没了,行为就失去自制力了;靠内在规范管理的人,不需要别人管理,自己就靠他心里的天主管理了。他把这一切归功于那个神父,他说那个神父的教化提升了一方民众的道德风尚。
教宗表示,司铎要按照梵二大公会议的精神去生活,在“道德风尚”和行为外表上,都要让人看得出这是一个属于基督的人。
信仰不单单是一个人的事,基督徒应好好地接受自己宗教的教育,研究圣经教理,培养爱德;不能一天只局限于念多少经,克多少苦、守多少斋、磕多少头,只救自己的灵魂、不管天下人的死活;基督徒应投身于社会,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和造福整个社会
就我而言,我试着看看他们的行为,恐惧在基督徒生活和天主的话语中,他们感到安慰和平静。」他的圣召命「在家」开始。他的一位叔叔是一位嘉布迁会士,毕生致力于巴西的传教使命。
教宗借此提到,25年前在北京召开了联合国世界妇女会议,在那个机会上强调“妇女在社会中的宝贵角色应在全世界愈加受到承认,该当停止对她们各种不义、不平等和暴力的行为”。
引领大家学习圣经,祈祷,唱歌,树立正气,制止邪恶和破坏行为。七,2007年我们七个人在郑州一个家庭里,领受异语神恩,其中还有一个没有领洗的男孩子领受了翻译神恩。
"社会攻击性教宗号召的“爱护”行为从社会的视角看,似乎也在减弱。今天有一种“攻击性”问题,例如“欺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