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11:25)随着将临期的到来,慈母圣教会又迎来了新的礼仪年;作为基督徒的我们,也应该按着耶稣的教导:“互相宽恕”;借着“宽恕”反省自我、沉淀自我、更新自我,并且邀请“道成肉身”的默西亚,降临、居住在我们心中
也旨在让天主子民反省对社会所负的神圣责任,并向社会展示天主教会爱的风采,寻求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以后数世纪中的基督论反省虽然有时使用很艰涩难懂的词汇,但其实最终都来自耶稣所说的“阿爸”一词,来自它所表示的那种共融和同生:“我在父内,父在我内”(若14:11;10:38;17:21)。
今天圣保禄要求弟茂德:「不论时机是否适合,却要宣讲真道」这给我们在教会里当牧者,老师或传道员的人很重要反省:我们有没有勇敢地宣讲主耶稣要我们宣讲的,教导人们遵守主耶稣所教导我们的(参玛廿八20)?
但我们不妨反省自问:是什么动力促使杨老师无怨无悔地做了这么多?这么执着?大家可能也要问:为什么皈依了基督大公信仰,又如此良善心谦的杨老师却遭受了那么多的艰难考验?
我们必须承认,时下的男人和女人经常丧失勇气,我们众人多少有些只顾自己:金钱体系和消费意识形态在为我们的需求做出了选择,操纵我们的梦想,丝毫不顾及共享生活的美好和共同家园的可居住性。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家而言,信仰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企业的一部分。企业家的宗教信仰本应该是企业家自己的私人事情。
2008年的一天,任神父突然感觉生命空虚至极,生活没有意义,他说:“我作为一位神父,不只是为做弥撒、念日课呀!
合影一侧截图在2006年的研讨会上及其他机会,沙百里神父一直鼓励及提醒,以机构服务社会和教会非常有必要,但以人组成的团体去回应社会和教会的需要更重要,尤其,面对全球化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海外生活工作
希望那些受到外界诱惑者,在做出最后决定之前一定慎重考虑,不要像圣经中的浪子那样武断地离开;希望那些离开的修道者在反省后也能有如浪子般回归父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