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时至当年一直盛行的传统,梵二大公会议的精神事实上被解读为批评或负面的态度。那种传统必须以新的关系取而代之,也就是向世界彻底敞开的关系」,甚至是「培养出焕然一新、与时俱进的『至公性』」。
圣座知道这些问题,却没有接获相关的细节;针对时至当年一直盛行的传统,梵二大公会议的精神事实上被解读为批评或负面的态度。
上主垂听了他的祈祷,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是态度真诚的祈祷”。事实上,他远远地站著,“连举目望天都不敢”,承认上天浩瀚无比,自己“自觉卑微”。“他的祈祷发自内心:把心置于天主面前,不图表面功夫。
教宗解释道,耶稣不仅要求我们行爱德、祈祷和禁食,也要求我们在行善时不要矫揉造作、不秉持两面手法和虚伪态度(参:玛六1-6,16-18)。
请支援各国领导人,以智慧、关心和慷慨的精神,去援助那些缺乏生存基本需要的人,并以远大的眼光,及休戚与共的态度,制定社会和经济上的解决办法。
教宗认为,欧洲「已结束了教会内分门别派的时期」,但他希望欧洲也能终结「一种对他人,尤其是对天主关上大门的世俗精神,因为这种文化或政治体系显然不尊重那些向超性开放的态度,不够尊重人类」。
至于香港危机,加拉格尔总主教指出,当地天主教群体“在政治上及对北京方面的态度上有明显的分歧”。他补充道:“我们试图与当地教会合作”,在此情况下“竭尽所能”。
耶稣的平安使人摆脱那些令人裹足不前的封闭态度,粉碎那些桎梏人心的枷锁。门徒们感受到蒙受慈悲:他们感到天主没有责备他们、没有羞辱他们,却信任他们。是的,天主比我们自己还相信我们。」
因此,他们「对于任何有关于在性侵犯危机方面加以改革和更新的对话,都抱持着敌视的态度」。
依照教宗方济各的教导,对话能帮助我们去理解和重视他人的需求,在我们内增进聆听和开放的态度。帕罗林枢机阐明,对话是尊重的一大记号,因为它能帮助人们了解并重视他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