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教宗比约十一委任胡若山为台州首任宗座代牧,成立国籍代牧区,管辖临海、天台、仙居、黄岩、温岭等县教务。其时台州有教友4383人,修女(宁波拯灵会、江苏海门婴德会)14人,神父7人。
神父、会长及信友准备宴席的精力,可以更多投入到礼仪的准备和祈祷中。在这上面,我们应该谨记保禄宗徒的话,天主的国并不在于吃喝,而在于义德、平安以及在圣神内的喜乐(罗十四17)。
作为会长的他,同样也是干得有声有色,堂口连续几年都被评为市、区级先进单位,甚至还得到过省级先进单位的表彰,为地方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改革开放后,唯一幸存的苏玉赞修女于1986年返回景县,善导圣母会得以恢复成立,1987年召收了4位保守生,苏玉赞修女任院长兼导师,神师是苏培英神父,会长是范文兴主教。
大王村的会长王自祥四年以来,处处关心村里的五保户王世力老人,替老人播种,用自家的水为老人浇田,在村里形成了显明的教友形象。
第三、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的困难挑战记得多年前一位热心的老会长曾这样自豪而慷慨地给我说:我们信主的人不烧香、不上供祭祖、不搞迷信!我们的教堂、我们的礼仪和他们的就要不一样!我们教会就是要与众不同!
特别是同维奇老师(已过世),张菊花(原会长)刘亚丽(会长)高翠霞等教友也加入到福传团体,共度艰辛的日子,不遗余力做出奉献,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又有资深的李亚楼,贾美群修女亲临指导我们的福传工作,她们生动地讲解
天主要在这所学校中培养热心的教友、合格的公民,更要选拔教宗、主教、会长、神父和修士修女。因此,我们称家庭圣召是教会的“母圣召”。
我去时,当地会长会把教友召集在一个家庭里,我专门为一个家庭的特别意向举行弥撒,弥撒前给教友讲授教理或者教唱圣歌。
陈升(圣若瑟堂区华人教友善会母佑会会长、汽车修理工):阮铎讲道时,偶尔会穿插一两句福州家乡话。在异国他乡,能在弥撒中听到家乡话,这让我们福建教友感到非常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