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建成的以色列国家水库将水从这里输送到主要人口聚居区包括约旦和西岸,因此,今天的湖水的面积比起耶稣时代缩小了很多。目前以色列国政府已将它划为旅游休憩的胜地,因为在它周围有不少的温泉。
每次我都很想多了解一些当初主教在水牢中的生活。依我想象,如许多电视、小说中所描述的,人在水中,暗无天日,与世隔绝,痛苦万分。可是主教丝毫没有对当初坐水牢有任何怨言和忿懑,相反,每次谈及,都付笑谈中。
天主曾被人类抛弃,穷人也遭到社会的抛弃,因此,天主把自己看作需要帮助的穷人和受难者,正如《玛窦福音》所说:“我饥饿时,你给我食物;我口渴时,你给我水喝;我是个陌生人,你却欢迎我;我赤裸着身体,你给我衣服穿
紧接着这一句诗,诗人巧妙地将母爱的意象从伞转换成锚,并以此作为本部分的结句,强大而震撼:跟随我,在漂泊的世界里/成为水域中的锚!一个锚字,把母爱千钧的力量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是人人心中有的母亲的爱!
这个村里没有水井,民众仅靠饮用教堂旁边一条小河沟的水,可是河水不多,鸭子群不少,昼夜在河沟内游泳洗澡,神父也只得饮用此水。
党主教祝福了洗礼用水,并将复活蜡烛插入水中祝福水。在党主教的询问下,全体教友与候洗者一起宣示信仰、弃绝罪恶。
圣神被比作水,是被“倾注”的:天主使圣神“如溪水一样”流淌,他是祝福,是天主性生命的倾注(依44:3)。在其他地方,圣经把圣神比作风,比作气息。
成为耶稣基督的亲人是通过“信仰关系”,这是超出了“血浓于水”的关系,是“水浓于血”的关系---圣洗圣事的水使我们成为耶稣基督的兄弟、姊妹和母亲,也彼此成为主内的兄弟姊妹和父亲母亲。
遗憾的是,由于接触少,我只能记住他们几个人的名字:赵爱项、李贵芹、曹付兰、王志强、李全胜、王瑞河。然而,有一位尤其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她的名字叫赵芸芝。“一件事情的成立,需要有两个或三个证人。”
卫匡国1614年生于特兰托市,1631年10月8日入耶稣会,在罗马时曾随基旭尔(Kircher)神父研习数学。明崇祯16年(1643年)来华。初在浙江传教,后至各省传教,远至北京、长城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