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
2014-11-19

主体与客体都是有关生命素质的问题,因此教与学必须引进生命的改变、提升、充实、升华。]任何教育都是如此,神学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大部分人对神学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神学深奥晦涩,甚至古怪。

罗马:信理部“信德年”注本──牧灵建议
2012-06-26

[33]6.在本堂和在职场的传教事业及其他大众活动,都能帮助平信徒去重新发现领洗时得到的信仰恩典,以及作见证的任务,同时了解到原来基督徒的使命实际上就它的本质来看亦就是传教的使命。

从西西里到中国
2020-05-23

尽管他身高一般,但他的年迈和面容上的庄重光彩照人,即使非基督亦会对其油然起敬。他为人愉悦而且富有吸引力,在与人交往中,通常能赢得大家的友谊。

罗马:教宗方济各2014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手足之情──和平的基础及途径
2014-01-02

一、由于社会联系责任,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应实行支持;二、由于社会正义责任,在强弱悬殊的国家间,应扶植有缺陷的贸易关系;三、由于社会博爱责任,应替大众改造一个更合人性的世界,使大家在这世界上都能授与,能收受

汤汉枢机:中国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共融合一
2016-08-12

几代教宗的努力终于有了初步结果,然而欣慰之余,国内及国际上不少关心中国教会的人士心生疑虑。

通讯员、作者、志愿发行员分享交流
2016-07-28

是献县主教府所在地,每年教友们都会“索阅”很多“信德”,通过读“信德”增长了教会知识,信德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抗战期间一个英国小妇人保护中国孤儿的故事
2021-03-19

2008年年底,石书霞找到了第一个经历大迁徙的健在老人——演礼梁庄村的张瑞连。老人生于1928年,去陕西时12岁,提起当年的艾教士,口齿已不太伶俐的她连声感叹:“好人,是个好人。”

神学年刊主编 周景勋博士: 新世纪的一盏和平灯
2019-05-21

不论是东西方宗教皆肯定人类是根源于上帝的广大无边的包容爱心所生,人心即道心亦是上帝心,人有善性有心亦来自宇宙上帝的无限心,这就是人类宗教的积极精神,此一精神动力用之于社会,用之于世间,则可救人救世,自度而度人

宗座牧函《以父亲的心》
2025-03-19

(若壹三:20)在此,我亦再度看到基督信仰的现实主义,它不排斥任何既存的事物,并在它那奇妙和不可逆转的复杂性中,以其光照和影像去传递存在的意义。

文摘:英国女传教士在山西
2013-04-02

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为了避开战火,艾伟德带着几位孤儿和几名基督徒,转移到了到山区的北庄。她利用一孔窑洞,及仅有的几样急救药品,建立了一个临时医院,连续不断地救治军民中的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