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战斗争论析
2014-11-04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抗日战争以其巨大的冲击波震撼着华夏大地。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中国佛教界有哪些抗战言论和爱国义举?

专题:有关《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及其作者华姿
2013-01-19

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她是继史怀泽博士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人物之一。

中国祈祷文的起源
2003-07-04

1602年,龙华民神父出版了第一部天主教祈祷书《圣教日课》,这些在每日不同环境中的祈祷文,直至20世纪50年代,仍为人们所使用。它们都取自格拉那达的著作。

古城开封的天路历程
2006-09-15

理事厅教堂及其周围百米范围内,在20世纪上半叶,曾是一组以教堂为中心,包含了教堂、主教府、小修院和教会学校的建筑群。

邢台:追念具有传奇色彩的王寒松神父
2017-11-13

20世纪80年代初期,王神父怀着对教会的忠诚,不忘自己的使命,奔波于威县赵庄和临西小芦等堂口,开始了牧灵工作,一辆自行车跑遍四乡,走进家家户户,达10年之久。

洞儿沟朝圣
2008-12-08

从建院以来,迄至20世纪40年代,时断时续为山西、山东、陕西、湖南等省曾培养出方济各会神父近百名。”

伟大的女性——海伦·凯勒
2009-10-18

20世纪30年代海伦不断访问欧洲和亚洲各国。她非常关心聋哑盲人的状况,为他们呼吁,为他们募捐。为此,许多国家授予海伦荣誉学位和奖章。

从历史深处看教会大学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影响
2010-11-09

实际上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这些教会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教会大学初现中国中国最早的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

中国:司铎修女怀念本笃会凯利院牧
2010-10-13

20世纪20年代,美国本笃会的圣文生团体曾在北京协助中国教会创办了第一座中国天主教大学——辅仁大学。  

为爱而生:在将临期与德肋撒修女一起祈祷(第四周)
2021-12-17

序言印度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修女(1910–1997),仁爱会的创始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天主教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