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是我们祈祷的榜样,他在30岁准备出来传福音的时候,首先把祈祷作为当务之急,曾在旷野里40天守严斋,向天父祈祷,后来奔波于加里肋亚、犹大和耶路撒冷等地传福音,每天即使再忙,总不忘向天父祈祷。
生命被改变;达味因着巨人哥肋雅40天的挑战生命被改变;厄里亚仗着天主烤熟的饼和一罐水,走了40天,生命更新而改变;尼尼微城的罪人们,借着天主给予的40天的机会,哭泣,悔改,挽救了生命;主耶稣传教之前在旷野中经历了
圣若瑟的听命,大显勇敢,因为天使命的事情,难处甚多:不能辞别亲友,又来不及预备路费,路途遥远,又要经过旷野,种种苦况,难以言尽。可是圣若瑟欣然就道,毫不为难。
教宗表示,铜蛇是一个预像,也是一个预言,一种许诺,一个不容易理解的许诺,因为耶稣亲自向尼苛德摩解释说:正如梅瑟曾在旷野里高举了蛇,人子也应照样被举起来,使凡信的人,在祂内得永生(若三14-15)。
讲道的先生拿着讲道稿,慷慨激昂的宣讲,如同若翰先知在旷野里呼喊一样……那时的我经常想,什么时候我也能站在上面传扬福音,那该有多好。
40年的旷野生涯结束,新一代的以色列人没有经历过。今天,雅威天主再次大显身手,再现了当年气壮山河的过红海神迹。
唱的是《荒漠甘泉》里的歌词:你是荒漠的甘泉/你是久旱的甘霖/在我绝望的时刻里/你总是在我身边/伸出你钉痕的双手/擦我伤心的泪/牵我走出了茫茫旷野/进入了安息……像往常一样,老公公一直在盯着我的
如:他受洗时在祈祷中领受了圣神(路3:21);他拣选十二宗徒前彻夜祈祷(路6:12);在繁忙的传教工作中,他找出时间退入旷野祈祷(路5:16);耶稣在最后晚餐时为伯多禄祈祷,晚餐后山园祈祷,且一再劝勉门徒们
教宗进一步说:“四旬斋期尤其邀请我们与耶稣重温他在旷野所度过的四十昼夜,他在开始度公开生活之前,先在那里守斋祈祷。
圣奥斯定曾把这象征基督的蜡烛比作旧约时代在旷野里为以民引路的云柱或火柱,“上主白天在云柱里给他们领路,夜间在火柱里光照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