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他人有的地方不如自己,我们不应该傲慢地诋毁他人,伤害他人的自尊;假如自己有的地方不如他人,我们也不必自卑或者去嫉妒他人。所以我们要真正地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死亡进入世界是因为撒旦的嫉妒,善人死后,天主并不会遗忘他们。(参智3:1-5;依26:9)天主必会救他的灵魂脱离阴府。
在耶稣时代很多人听过耶稣的道理,包括经师、法利塞人,但如果他们在听的时候,心存排斥,以挑剔的心态去听,就无法把握住圣言的真理,反而产生抗拒、嫉妒、敌对的心。
保禄说的非常清楚:黑夜深了,白日已近,所以我们该脱去黑暗的行为,佩戴光明的武器;行动要端庄,好像在白天一样,不可狂宴豪饮,不可淫乱放荡,不可争斗嫉妒;但该穿上主耶稣基督……(
大儿子他嫉妒、贪婪、自私、愤恨、不服、计较,误解父亲的爱意。他自夸有功,心怀不平,毫无悲天悯人之心;他藐视父亲,直呼你来代替父亲,同样也没有称弟弟,而只说你这个儿子。
(希13:17)那些因骄傲而嫉妒梅瑟、先知、宗徒的人在哪里呢?不是自遭惩罚吗?正如梅瑟向抱怨他的人所说的:我们算什么?你们不是抱怨我们,而是抱怨上主。(出16:8)是啊!我们(神职人员)算什么?
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但这一天性常常被仇恨、嫉妒以及对金钱和权利的欲望等罪恶所淹没。而《圣经》则发出了最强有力的呼声:“天主是爱,人应该上爱天主,下爱众人,爱人如己”。
(迦五22-24)教宗表示,保禄宗徒列出“肉身的行为,指的是淫乱、施行邪法、崇拜偶像,以及损害人际关系的做法”,如“争吵、嫉妒、不睦、分裂、分党及嫉恨”(参阅:同上五19-21)。
在从上主来的爱德的推动之下,他们对一切人行善,特别对在信仰内同为弟兄的人(参阅迦:六,10),“所以你们应放弃一切邪恶,一切欺诈、虚伪、嫉妒和各种诽谤”(伯前:二,1),而吸引人归向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