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碑志内容不尽相同,互为补充,特别是在国籍、地名的书写上,拉丁文为今天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汤若望和南怀仁碑还有满文刻书的皇帝上谕。一块墓碑上刻有三种文字,在全国也不多见。
扩建后的南堂为十间大堂,700平方米,堂面高17.45米,系古式砖木结构,内部采用拱形,体现出罗马风格,使中西建筑融为一体,院内附属房屋158间,总面积20.16亩。
黄神父的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如《中国产权研究》《从法律观点看中国婚姻》《盐之公卖研究》《中西新月对照》《日月蚀考》《中国古代太阳黑点考》《中国重大地震目录》等,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作,甚至是开山之作
据中国汉画像石研究会会员马先生介绍,汉画像石是丝绸之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在数以千计的画石中,很多是宗教神学方面的信息,它以大量的资料向我们揭示了早在两千多年前,外国宗教就已大规模地传入中国。
今天在金牧诞辰百周年研讨会上,再次重温他对中外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历史贡献的同时,我还想从与金鲁贤主教相识和服务及交往经历来缅怀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牧者,尝试更多地认识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
——在开展宗教文化交流交往方面,承办亚洲博鳌论坛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邀请亚洲国家宗教领袖以心平天下平——同愿同行亚太梦为主题进行讨论。
同日,他在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以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负责人身分,主持首届「海峡两岸宗教出版物联展」开幕典礼。交流团也分别拜访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领袖,了解台湾各宗教现况。
自从担任中国中心主任后,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介绍中国、从多方面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他为中欧教会的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样,当自己的真实面貌受到挑战时,便能够产生更多的自觉,进而在各种文化交流接触时,促进了解和承认那些真正的人性价值。为了积极地面对这些挑战,迫切需要公平的机会均等,这在教育和知识传递上尤其如此。
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以《徐光启-利玛窦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为题作主旨演讲,提出在全球化时代,应该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