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天主要人交托自己的召叫,往往是藉着一个历程而慢慢地展现的:当我们面对贫困时、在祈祷时、藉由福音记载里一个清晰可见的见证、一篇使我们心灵开放的读经,或者当我们听到天主圣言并感觉到是对我们直接说的、在陪伴我们的弟兄姊妹给予的规劝中
他是天主永恒的圣言,这个圣言把人性与神性结合为一。这个婴儿堪当依撒意亚先知在加冕诗歌中所指出的种种尊荣,例如神奇的谋士,强有力的天主,永远之父,和平之王(依9,5)。
俞华芳:(杨老师邻居)杨老师在我家先后生活了三、四年的时间,每年他都送我一本“信德”出版的《每日圣言》,明年就没有人送我了。
就像领圣体后的奉献经所诵念的:奉献明悟,愿明天主奥理;奉献记含,愿想天主圣言;奉献爱欲,愿常热爱于天主;自今而后,献我目,不观非理之物;献我耳,不听非理之言;献我口,不出非理之声;献我心,不动非理之念;
看看当今社会,有信仰的人口比例的确很少,不少地区福传不力、不见成效,正是真理道路,主前无人;由于圣言没有入心,不少教友信德很淡薄,一经风浪就跌倒;徒有虚名,不能为真理站起,而是背后逃避;私念满盈人前事奉
一个教友若不学习并遵从基督的圣言,没有爱主爱人的真心,没有谦卑之德,一心取巧沾光、贪图钱财、嫉恨近人、表现自我,窃取基督的光荣,那不是真基督徒,更谈不上获享天主的救恩。
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我们见了他的光荣,正如父独生者的光荣,满溢恩宠和真理。(若1:14)
世界传教节之际,宗座信仰传播善会国际部秘书长,圣言会士蒂茂德•雷汉内•巴莱特神父接受本社采访,分析探讨了八十五年前本笃十一世的首部传教节文告本笃十六世发表的二O一一年传教节文告之间的密切关系
礼仪圣乐的发展不论是教会初期,承自犹太传统的用以服务天主圣言,或以祷词为主的音乐,还是雄伟教堂内庄严、华丽的团体歌咏,都与信仰和文化有密切联系。音乐反映了时代的信仰和文化实况。
许多教会的神父们,特别是在第二世纪以及第三世纪初的神学作家,如犹斯定(Justin)、依勒内(Iranaeus)、克莱孟(Clemont)及亚历山大(Alexanderia)等等都非常明显地谈论到天主圣言在各国所撒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