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一口饭都划圣号感谢天主,喝水时不忘提醒滴三滴圣水;十字架安静躺在枕边;你给我看脚指头上的血泡,我说那位置像主耶稣的钉痕;你曾说无数个疼痛的夜晚,无法入睡,只能孤独地握着念珠“爬梯”(诵念玫瑰经),念到念不动为止
我们中国教友,特别热爱耶稣圣心,记得小时候,每天早课,妈妈都会带我们一起念这段恭敬耶稣圣心的祷文:奉献全家诵吾主耶稣,我今跪在尔圣心像前,感念尔诸凡恩德,爱慕尔无穷美善。
天主圣神将爱倾注在我们心中,使我们参与耶稣对天主的孝爱、对每一个人的弟兄之爱。(参罗五5)信、爱两德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教会的两个基本圣事一样:圣洗圣事和圣体圣事之间的关系一样。
子欲孝,而亲不待——可毕竟还有聊以自慰的美好回忆。记得是前年的初冬,我和两个姐妹见冬日暖阳,晴空万里,难得的好天气。兴奋之际便跑到神父那儿,一番游说,老人动心了,同我们美美的游玩了一通。
祭之原义为右手持肉(《说文》),以牲祭献于神灵,在祭献活动背后隐含有一套对天地神人的解说;但是在历史发展中,祭祖的意义渐渐从offersacrifice转变为holdmemorialrites,严祖敬宗,追养继孝的纪念与教育意义占据了祭祖的中心
它是一种文化:孝文化的传承。郑家茂神父(杭州天主教堂秘书长)这次研讨会首先是对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提出的宗教中国化的一个回应,其次是有助于全面地和更深入地推动教会的本地化。
若老人生前不给予他们基本的尊敬、孝爱和精神与物质方面的照顾,临终之时不为他们请领圣事,身后不知为他们念经、献弥撒、加倍行善功,而大搞特搞这些外在的排场,以此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哀思,只是为了自己面上有光而已
而“敬天”必然会使人“尽孝”,不仅对亡者“孝敬”,也对圣者“孝爱”。当然,由于历史上汉朝的皇帝禁止人“敬天”,只有自命为“天子”的皇帝才有权利敬天,所以,普通人只能在家里通过“祭祖”来表达“敬天”。
李子惟忠孝之气勃发于中,故死逢再生,得以终天年而遂乌鸟之情,敬孝母亲。不然,至于骨暴砂砾也几希。可见“死亡不算是那样可怕的敌人。
圣若瑟教堂里还活跃着一支玫瑰福传队伍,其成员都是一些热心的老教友们,他们每天都来到教堂,为那些没有领洗的慕道者和还没有追寻信仰的人们一起公念一分玫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