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主教是在主耶稣的教导中,在天主大家庭的关系中理解信仰的。信仰不能单靠推理和研究,而要在生活中与主与人相遇。基督徒的信仰是生活的。圣母玛利亚陪伴我们基督徒度过每一天的生活。
2024年圣诞子夜弥撒(VaticanMedia)“今夜,希望之门向世界敞开;今夜,天主对每个人说:“你也存有希望!”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存有希望。”
这体现了天主的仁慈——赎罪不是富人的特权,任何人都能来到天主前悔改。问3:司祭在赎罪祭中做什么?答:司祭会按规定献祭,将祭品的血洒在祭坛上,或将细面的一部分焚烧,作为“记念”奉献给上主。
因此,教会也应信赖天主圣意的安排,以健康的现实主义谱写历史的新篇章。帕罗林枢机表示:许多人都希望并期待圣座与中国的关系进入一个新季节,使世界和平获得益处。
教宗在讲话中强调:「在一个污秽天主之美的世界里﹐『相信』意味着『碰触』天主的手和看见祂的爱。」教宗随后也感谢这些年与他分担伯多禄牧职责任的合作者们。黑暗与污秽﹐邪恶企图遮蔽、弄脏天主的美。
教友是天主的子民,有属灵的生命及其价值和要求;又是人类社会的国民——世俗的生命,即家庭生活、工作、社交及文化的责任,从而给予相应的培育和教导。
神父是一个牧人,是天主子民的领袖,是统管全局运筹帷幄的设计师,即使神父亲自向教外人士宣讲,穷其一生的力量,他接触的人仍是非常有限的。
同样,为我们所有从事青年牧民工作的服务者而言,我们也需要在天主内用理智与心装备自己,与青年们相遇。在近三年的青牧工作中,这是我感受最深刻的。有许多人说:这一代的青年人,不知到底他们的脑袋中装的是什么?
绿色代表生命,表示世人充满着希望愿与天主和好。两根蜡烛的光比一根蜡烛的光明亮,这表示当我们越接近耶稣的诞生时,世界的黑暗就慢慢地在耶稣——世界之光的来临中消失了。
就像梅瑟、圣保禄和洗者若翰那样,把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天主。这是今天清晨的弥撒圣祭中,教宗方济各这样讲解了读经中年迈的保禄宗徒给弟茂德信一段。其中,保禄谈到了离他而去的、那些反抗他的宣讲并造成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