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遁入旷野 与主相遇(七)
2008-03-29

在日常生活,神枯犹如家常便饭,经常出现。神枯又如阴雨天气,变幻莫测。

“渔夫”随想:一位江南知识分子教友的“渔夫”情结
2024-10-29

在湖泊河网流动捕捞的渔船,既是父母的生产工具,又是我们一家的生活场所。那时的江南渔业,早进入了“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模式,渔民的渔船、渔网等均是生产资料,均属渔业生产队集体所有。

高师宁:从私人信仰到“公民信仰”
2012-03-16

宗教信仰在中国市场经济能够发挥作用吗?为此我们调查了44位具有天主教信仰背景的企业家。在受访企业家与其人际关系,一般而言,以共同信仰为基石的信任更能带来双方的高信任度。

教宗方济各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2024年9月1日)
2024-08-27

在圣神的带领下,信友是天主的子女,能够转向天主,像耶稣一样以“阿爸,父”(罗八15)称呼祂,并且是一个自由的人,不再陷入死亡的恐惧,因为耶稣已经从死者复活。

陕西:门徒训练营举办首届“身、心、灵整合”课程受到热烈欢迎
2014-06-23

陈老师夫妇以其多年游学授课之丰富经验和自己信仰的体悟,为学员们精彩纷呈、声情并茂的阐述了和分解出每个人心灵所遭遇的不同创伤、得以释放、完善整合的五个阶段及个案疗愈的最佳途径。

罗马:教宗公开接见活动谈耶稣临终时的祈祷
2012-02-10

  教宗本笃十六世2月8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主持了例行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他在要理讲授对耶稣临终时的祈祷作了一番反思。

罗马:教宗在罗马堂区主持主日弥撒,劝勉克服宗教文盲
2012-03-06

教宗在弥撒讲道劝勉所有人:「克服宗教文盲,这是我们今日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信仰必须与生活并行,并且教堂是「我们」在教会内的场所,而家庭负有培育信仰的责任。  

“爱,直到受伤”的德兰修女
2012-05-29

德兰修女回应说:我们必须在爱成长,为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直到成伤。  

以梵二为模式
2012-07-10

教宗若望二十三在梵二大公会议的开场白,明确表明教会宁愿选择仁慈以待,而不愿严厉苛求。他体认到教会需要维护对人类尊严的传统教诲,重视合作与协商,以及对和平的期许。

“贫穷的”天主
2012-09-13

其实,只有在人性的境遇,有限的背景,才会出现贫富有无之别。而神性无限超越,远远超出了这种俗世的范围,以至在天主内,有就是无。说天主有,容易理解,因为他圆满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