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6:如果一座城中人集体拜别神,应如何处理?答:如果证实属实,该城应全然毁灭,不留余物(13:16),包括人、牲畜、财物,全献给上主焚烧,使那城成为永不重建的废墟。
祈求天主赦免他们民族的罪过,是一种集体悔改。二、娶女俘为妻(申21:10-14)问4:战争中若有被俘虏女子吸引了以色列人,他们可以娶她为妻吗?
这是一种家族爱与集体责任的体现。问5:为何那人若不愿履行义务,会被称作“脱鞋者”?答:脱鞋与吐唾沫的仪式,是对那不愿尽兄弟义务者的羞辱性象征,表明他拒绝家庭责任,破坏以色列传统与信义。
晋铎的前些年,一个主日神父要去几个堂口送弥撒,后些年神父的病情加重,南宫调来了新的本堂神父,他就在节日瞻礼去堂口帮忙,平时如有教友打电话要求终傅,做弥撒,或堂口亚纳会要满四规,神父绝不推辞,马上前往。
3.虽有士兵把守,埋葬耶稣的坟墓却空了安息日的次日早晨,一些妇女到耶稣的坟墓去,想用香液傅抹他的遗体。当他们来到坟墓外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堵在坟墓入口的巨石已被挪开,耶稣的尸体不翼而飞。
我看了挺别感动,从那篇文章看到,天主把他最后的束傅完全解除,看到天主在净化他,也看到天主对他深厚的爱,这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觉得天主是一位生活的天主,他陪伴人、带领人,从头到最后时刻。
同年四月,傅国城教友向当地天主教堂的本堂神父借用场地来聚会和举办活动,本堂神父答应我们从6月份起,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我们可以使用该教堂活动中心的两个教室。同时团体也决定每两个月举行一台中文弥撒。
神父管理的堂区有十几个,凡有教友急需领受终傅圣事的,无论刮风下雨,也不管有多忙、多累或带病在身,他总是不辞劳苦地及时赶到病人身边,为之施行圣事,安抚一番。
这让人明白,病患身边有一些人跟随耶稣──天主的慈悲──的榜样,在患病的创伤上傅抹安慰的油膏、洒上希望的酒,为天主的爱作见证,尤其重要。
耶稣是希腊文的“救世主”一词,而基督则是“上主的受傅者”。因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死而复活,显明救世主的荣耀和权能。他就是救世主。[page]甲:噢,不是双胞胎!那么信耶稣有什么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