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让我们在宁静中——整合自我,与主会晤,共享幸福
2013-07-07

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

沈斌主教专访:上海主教的使命与愿景(上)
2023-10-26

教会有自己的传统与存在模式,这都是我们的优势,但是,今天的中国教会尤其需要与时俱进,我们应该在坚持既有良好传统和模式的基础上,勇敢地思考并积极地做出改变

中国人为何不讲诚信?
2015-05-20

因为帮助外籍人员,宣扬美国形象,这些家庭将会在区里获得一些信用积分。这些信用对外国人至为重要。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什么的,都需要信用来保障。  

一个忏悔的教会
2011-10-24

忏悔之于会与教会忏悔大至对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至对一个个体生命的灵性成长,都至关重要。因为在忏悔中人可以找到生命的希望和光明。

福传,坚守人世的最后一程
2012-01-18

据不完全统计,仅近3—4年就从“信德”、使徒报社、圣心蓓蕾买回圣书约8000本,光盘1500多套,教会报纸20份。共用款4万元之上。

一衣带水 和美教会(一)
2013-01-25

去台湾以前,对于台湾的认识,多是借阅读和视听获得,而这次台湾之行,所见所闻、感触颇深,对于台湾的教会和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99年:教宗发布第85届世界移民及难民日文告
2013-01-28

交谈是和平与富生产力的会的基础。  鉴于冷漠主义和世俗化的更严峻的挑战,大禧年要求更加深入的交谈。信友被召唤在日常关系中展现教会的面貌,向每一个人开放,关心社会的实况和能使人肯定其尊严的一切。

在第八次希望之光防治艾滋病培训活动上的讲话
2004-12-15

就防治艾滋病来说,会对艾滋病的了解还不够,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还很严重,因此,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关注。  

浅谈信仰天主
2004-02-17

结合中国哲学看基督信仰编者按:“梵二”大会以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它使教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与现代会比以前更接近了,发挥了教友的积极主动性。

宗教与灾后社会重建
2008-09-03

因为社会重建,必须以社会参与的方式才能实现社会建设的本来目的,否则,重建起来的社会,可能就不是一个中国人期待、希望的和谐社会或公民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