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老教友病逝了,子女们都是教外人,吴理芬就请神父为老人做了弥撒,她说:炼灵最渴望在世的人们为他们献弥撒,因为这是减免他们炼苦的最佳途径。
我们还看到玛利亚母亲的爱,圣若瑟的忠实,牧羊人的警醒和他们的巨大喜乐,还有我们在玛窦福音里面所遇到的来自远方的贤士的来访,以及若望宗徒告诉我们的凡接受他的,他就给他们,也就是那些信他的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
事实上,「天主是父亲,众人为子女;世界大同、万众归一、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救主耶稣的渴望与呼唤;这是所有基督徒的信仰与追求;这是我国古圣先贤的教导和梦想。让我们为此而祈祷!而努力!而祝福!而慈悲!
事实上,「天主是父亲,众人为子女;世界大同、万众归一、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救主耶稣的渴望与呼唤;这是所有基督徒的信仰与追求;这是我国古圣先贤的教导和梦想。让我们为此而祈祷!而努力!而祝福!而慈悲!
过去,我们教会礼仪和道理懂的少,我父亲去世时,我们几个子女都很慌乱,不知道按教会的要求如何去做,就去找她。
也邀请我们在自己的具体环境中,藉着活出基督徒的精神,而使他人也成为天主的子女。如果说芥菜籽长成树,树大招风,太引人注目,容易受到“关注”而被打击迫害,那么酵母则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容易抓住人心。
但通过学习,懂得了赡养父母是每一个子女的责任,同时体验到了天主的爱。
主的门徒们追随他们的师傅,在圣人与众牧者受教的学校,有时还要透过痛苦的经验,学会如何期待天主的时机与方法,以滋养信心,确信天主常临在人间,直到历史的终结,而维持教会生命的搏动心脏的圣神,必定会把四散于世界各地的天主子女聚集起来
中国人历来重视学校教育,教会学校环境、师质和管理都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认可,一些富商、官宦都纷纷向教会捐款、赞助,他们认为教会学校管理好、安全,教学、师质水平高,学生品格、风气好,都希望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教会学校读书
际此,让我们简单看一下古人所说的伦理道德的一角:1.父子有亲:父母与子女要相亲相爱(而今,看看那些父子不同心,母女反为仇的实例,真让人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