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区把善于写作的教友们召集起来,一起谱写美丽的信仰故事,记录南堂最美、最感动的瞬间。《南堂周刊》今年已经走过了七个春秋,透过它来展示堂区面貌,同时也是滋养灵性生命的一份资料,尤其是年长教友。
其余的彩绘玻璃我们请来了在意大利宗教美学方面有很深造诣的艺术家根据神学思想进行再创作,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我们的教会、中国的教会史、天堂等景象一一再现。
开始跟随耶稣时有这样的政治性的默西亚观还可以理解,现在耶稣复活了,又跟他们生活了四十天之久,不知道给他们解释过多少次了,厄玛乌二徒的故事就清楚的告诉我们了:他们原指望耶稣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后来耶稣慢慢给他们解释
这个节日的背后,还有一个唯美的故事。有一位波希米亚(捷克的古称)布拉格的神父,名叫伯多禄,他对耶稣是否真的临在圣体圣事内有疑惑。
初期的门徒们传福音很成功,他们的“方法”就是讲耶稣的故事,以及耶稣对他们生命的影响。但,很可惜,今天的基督徒越来越不敢或不愿公开地表达自己的信仰,其背后可能有许多忧虑、担心和害怕。
在采访过程中,更发现了李神父还有更多感人的故事。李东升神父(左)与秦国良神父合影留念一、圣召萌芽转移教区1972年,李东升出生于内蒙古集宁教区一个教友家庭,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我看到过一段媒体对他的采访,他讲过一个故事:他说,过去一直觉得设计教堂可以让自己出名。那时给老家的一位神父设计花园。
相信这批热爱中国教会,始终无私帮助中国教会的欧洲教会朋友们的美好故事及其贡献都将载入中国教会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史书。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特首——曾荫权在香港时我们听到了和了解到许多关于的故事。其实,曾荫权这个名字对许多关注香港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萨巴蒂尼在历史上是一个显赫的姓氏,这个家族和利玛窦家族一样,和梵蒂冈有着密切的联系,熊三拔的成长故事和利玛窦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