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天主教来华传教史的研究,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开始。
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葡萄牙籍耶稣会神父穆敬远(P.JeanMourao)来华传教,1711年从澳门应召进北京,颇受朝廷器重,国内大臣争相与之交友。穆敬远曾任康熙皇帝翻译多年。
碑文虽历经百年侵蚀,字迹仍清晰可见,墓碑有三块组成:左侧是法文(见法文片),中间是:“清故法国驻西藏传教司铎顾公德尔圣名若翰大人之墓”;右侧是:“生于道光元年六月吉日,生在法国敖读格物,至廿四年由来中华传教西蜀涪洲岳乐至各处
神父和我讲起他年轻时跟随的传教先生,那个时候传教先生只有一辆非常破旧的自行车,而先生就是凭着这辆自行车,在大名地区传了很多教友,以至于后来人们听到自行车的响动,就知道先生到了。
周六,即第四届传教大会举行的第二天,在巴黎圣苏比煦教堂,虔诚和欢乐的气氛笼罩着参加早上弥撒的群众。约三千五百人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传教福传大会。
这一奖项反映了十六世纪到中国去传教的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的传教方式——尤其是他在《交友论》中所谈及的方式——是跨文化的一个伟大成就。
于是,时间永远地定格在了那个历史节点上……刚刚晋牧的侯主教热衷牧灵福传精心栽培圣召我认识侯进德神父是在1980年代初期,当时他在南宫等地传教。
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全世界最有钱的公司都争相给她捐款。但是她一生却坚守贫困,她住的地方,只有两样电器,一个是电灯,一个是电话。
教宗方济各发表讲话,强调耶稣会是走出去的修会,传教的修会;耶稣会士要做唯独朝拜天主、爱弟兄并且服事他们的人;耶稣会士要做耶稣的同伴,与耶稣同心同德。
但更重要的还是与许多神学大师们朝夕相处,从事一项重要工作,即准备起草《教会传教法令》。 我首先想到的是当时的总会长舒德神父。他曾经在中国传教,但后来被驱逐出境,他充满着福传的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