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天主圣神借着他朴实无华的语言,开启了老人们的心。村长91岁的老父亲,首先领洗进教,5天后,安然离世。他死时的平静、安详感动了许多人,不久又有4位老人领洗,一位常去垂钓的退休工人也领了洗。
一般说来,应先有思维;由思想找寻和形成语言。但是诵念圣咏和礼仪中的经文确实是另一种方式:祷文和声音是先于我们,我们的思想应当符合这些经文。因为我们人本身“不知道我们如何祈祷才是”(罗8:26)。
圣咏中的话是圣神供给人用的;它们是天主圣神变成了语言。我们必须“在圣神内”,偕同圣神祈祷。当然这些祈祷的话甚至更贴合在天主经上。
正为这缘故,保禄就强调,凡在公众祝祷感恩的语言,都必须是大家听得懂的(格前十四:16)。不然,别人怎样与你说阿门呢?
在堂区参加福传,为慕道班输送学员,那种喜悦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描绘的。有一期慕道班,通过我介绍的三名学员都领了洗,看到自己福传的成效,心里真是高兴极了。
我俩在广场上结识了一对中年夫妇,妻子脑出血100ml,经医治后幸存下来,但留下了语言含糊不清、肢体偏瘫的后遗症。两年来丈夫天天推她到广场锻炼。
听了让人又气又笑,不得不用针锋相对的语言来刺激他:“如果圣经的内容能被这一句概括,那又何必要那么厚的一本呢?”
张神父语言不仅风趣幽默更显睿智,在讲解中让我们倍感亲切。在堂院中,我们不断看到各式活动展板、海报宣传栏,不断听到教友亲切的打招呼、问候声,收到很多教会期刊宣传册。
梵二及教会的其他训导文件,皆以与特伦多大公会议相同的意义和语言,来确认此一信仰奥迹。弥撒礼仪不仅以祝圣饼酒的话语,也以至高的敬意,及其钦崇仪式,来宣告基督藉饼酒实体转变而亲临的奥迹。
神学研究的方向可以也必须是「神学的五旬节」,让当代男女能「以自己的语言」进行基督信仰的省思,回应他们对圆满生命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