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这是一种「对照法」:天主的爱不是人类爱心的延伸,而是超越人性的爱——祂为那些「不值得」的人(罪人)死。「但是,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这证明了天主是怎样爱我们。」
祂的“焦急”反映出祂神人二性中的人性痛苦与神性使命之间的张力。术语:洗礼=基督的逾越奥迹(拉丁:MysteriumPaschale);焦急=救恩历史中,基督对履行父意的热忱服从。3.
这里运用了希腊哲学对“人性脆弱”的反思,表达出人在追求真理与道德的过程中常常动摇、走错。灵修意义:强调谦卑(humilitas)是认识真理的前提。真正的智慧之路是承认自己的无知,并求助于天主的圣神。
这种语言反映了先知的真实人性和心灵挣扎。教义与灵修意义:这是一种“抱怨的祈祷”(complaintprayer),在圣咏中亦常见(如咏13)。它显示了信仰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困境中坚持与天主对话。
因此,过于强调意志,以人性把握傲慢地说:‘天主在这里’,这是在一切事上寻找天主的危险所在,我们只能找到适合自己尺度的天主。
再者,圣若望保禄二世大力推动,今日世界需要更迫切的宣扬和见证慈悲:「慈悲是友爱他人的一项要求,为造就合乎人性的一切,而这一切,正如许多当代人凭直觉所见,正面临威胁,危机重重。
中国文化却不认为人死后的世界比人生活的世界更重要,不认可有超乎人性的判断真理的标准,更不相信有超乎一切的绝对真理存在。所以,中西文化尽管在终极追求上大体一致,而在具体的实践路径上却仍有差异。
金邦尼认为,走私贩卖人口是卑鄙的、可耻的,侮辱和贬抑人性。人类都是一样的,蒙上天赐予智慧,是属神的标记,又是按照天主圣三肖像而受造的。而奴隶买卖使人被贬成动物。
作为基督徒,我们也知道自己人性的软弱,自己的罪过,然而,我们更知道,天主是一位寻找亡羊的善牧。在每一次迷失后能再回到天主身边是多么幸福啊!
(六)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