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瞻仰鲍思高圣容
2023-09-08

我开始在上海佘山修院修道读书时,接触到了许多慈幼会会士,除过跟随他们学习哲学、神学、圣经等课程外,更感受到了他们对青年人那份真挚的爱与关怀。

读经灵修的态度
2007-05-10

有些信友认为熟识圣经的程度是衡量灵性生活的指标;于是,他们相信,曾经在神学院念神学,修读过许多经卷研究科目,又学会释经法的神学生、教职人员们,必定比没法研读圣经的老年人或智障者更加“属灵”。

祈祷找到天主
2025-07-24

因为知道天主是我们的天父,所以,即使不了解有关神学和教理,即使不熟悉圣经,只要学会了和天主祈祷交流,就够了。祈祷使人成为基督徒;祈祷使人成为属于主的人。

中国基督徒可以有为吗?
2012-02-24

应该指出的是:中国教会目前使用的和合本中文圣经,虽然在中国基督教发展史上居功至伟,哺育了数代信徒,但应该看到它还是受到当时时代、环境、神学背景等因素的限制,还未臻完善,有些译文还需要重新推敲与理解。

对司铎身份的定位与铎职反省
2019-05-21

王敬弘神父在神学论集第二十七期写了一篇文章,提供守贞者与异性友爱的一些分辨神类的原则:“首先要再三强调的是:守贞者与异性间深刻的友爱是出于天主的恩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国内外神长教友看教宗
2014-03-12

美国Noonan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很富哲理性,本笃十六世很富神学性,方济各则很富牧灵性。本笃教宗是思想,若望·保禄二世是灵魂,而方济各则是教会的心。

欧洲人的信仰去哪儿了?
2015-01-28

旅居欧洲八年,目前正在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神学博士的香港人陈少平根据他多年来对欧洲人和欧洲教会的观察认为:欧洲基督徒不再来教会,这当中既有社会思潮和安逸生活对人们的影响,同时教会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学者之声
2017-04-13

所以教会的本地化无论在神学方面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马鑫牧师(周口市基督教两会会长)这次研讨会很有意义。

再访回归后的澳门教会(一)
2007-05-18

教区开办的澳门高等校际学院已经开设了宗教学课程,包括哲学和神学课,澳门的修院以及澳门教区都随时准备欢迎内地的神父和修女到澳门进修。加强与内地教会的交流与合作……

耶稣会:倪胜民总会长“我们要接近群众,留心别人的需要”
2008-03-15

除了在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攻读教义神学硕士的几年,四十多年来一直在亚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