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能治癒和更新心灵。教宗指出,我们每天都有机会培养宽恕的精神,好能体验这使人靠近天主的崇高举动。我们由天主的宽恕而生,每次我们获得宽恕,我们的心灵就会得到重生,获得更新。
回到内心想想,其实他们也是世界上最有福气的,因为他们是天主特别简选的;他们的外表虽然不像我们健全,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比我们健全的多,他们的心灵一个个都是那么地纯洁无瑕;他们每天都活在天主的爱内,把孤儿院当作他们幸福的家园
二.传统文化强调心灵宁静的重要性。三.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寻求心灵的宁静。四.圣经教导我们要在宁静中天人会晤。五.教会深知静默对信仰生活的重要性。后记。
教宗表明:「对抗忧愁的方法是在祈祷中恳求上主使我们的心灵永葆青春。」教宗说:「一个忧伤的基督徒就是个可悲的基督徒。」基督徒与悲伤互不相容。
为了使我们心灵经常保持宁静,寻找生活上的安慰和寄托是很需要的。 会处理生活的人,一定懂得怎样给自己安排一片不受干扰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刘神父鼓励修女们:要在避静中尽量善用静默,让语言止息,让心灵发声,希望修女们藉着这几天的避静,重塑与主的关系、深化圣召,因为修道圣召是持续的动态回应,而非一次性的誓言。避静是检视内心“起初的爱”。
编者按: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眼睛可以反映出很多内心世界的成分,比如良善、真诚、怜悯等,但也可能是狡诈、游离、空虚等。眼睛能否反作用于内心,在心灵不那么干净的时候,起到洁净心灵的作用呢?
在礼仪宪章中我们读到为获得圆满的实效,教友必须以纯正的心灵准备,去接近礼仪,又要心口如一,并与上天恩宠合作,以免白受天主的恩宠(礼仪11)对于信友而言,最重要的准备就是洁净自己的心灵,为耶稣准备好空间。
郑瑞平神父着重阐述教堂作为天主临在的象征,使人见景生情,同时也净化心灵,使人们的心灵成为真正的圣殿。贾北堡村是一个拥有1000多居民的村庄,而天主教徒仅有70人。
力量:若想让你听众的心灵得到真正的触动。你非得依靠天主的力量不可,特别是天主圣神,而非靠你的口才,虽然它也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