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书评】读陆徵祥的《回忆与随想》
2016-11-17

陆徵祥认为在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人若忽略甚至蔑视本国文明所根本的知识和文学,那么此人与野蛮人便相去不远了。他富有洞见地指出,如果不了解一国最优秀的家庭,则完全看不清这个国家的真面目。

学者之声
2016-11-23

我认为,在人类目前所生活的“全球化时代”或“地球村”,世界上的各大宗教都不能不面对一个颇有挑战性的课题,这就是:如何化解文明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宗教对话,改善宗教关系,重新思考各大宗教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一位善良修女的大爱情怀
2022-01-24

遗体捐献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体现。

天主教对移民问题的牧灵关怀
2025-05-06

阅读一些教父对5世纪“野蛮人”迁徙的反应也很有趣:一些教父,如圣热罗尼莫,提出了灾难主义的解释,认为这些民族的到来是文明的终结;而另一些教父,如马赛的萨尔维安在《天主的政府》(440-450)中则认为这是基督教新时代的开始

为爱中国而成为中国人
2015-06-30

在天津传教期间,雷鸣远神父除了成立讲道所和创立《益世报》外,另一举动就是兴办教育和成立天主教全国公教进行会。天津教区成立后,雷鸣远神父一个新的憧憬就是兴办一所中学,甚至大学。

信德年,一个良机
2012-10-15

(P.F.,11)2005年,《天主教理教》已经有五十多种语文的译本,成为主教们教导公教教义,及编撰当地教理书的可靠依据。

当前教会NGO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03-12-16

2002年11月,奥地利DKA公教青年基金会的朋友来访。我们认真地准备了数个基层申请项目,但对方看过之后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北方进德自身的发展项目?”

追忆敬爱的苏百勤神父
2016-06-21

苏神父是弟兄中最小的一个,自幼受到良好的公教家庭教育,并得到了双亲及哥哥姐姐们的关爱与呵护,苏神父的童年是幸福和快乐的。

一位香港修女及其修会与一个地方修会的美丽故事(上)
2018-01-11

晚年袁引修女和朱兆娟修女(朱兆娟修女的资料参见海门教区网站及香港《公教报》)三、拯望会简史拯望会(原名拯亡会SocietyofHelpersoftheHolySouls,简称SocietyofHelpers

辽宁教区2023年圣神降临节牧函
2023-05-29

尽管考虑到在某些地区的个别团体内有上述内容的讲授,但基于牧者的职责,为顾全本地信友整体的益处、更为捍卫公教信仰与教义的正统性,经过恳切祈祷,根据《天主教法典》第386条之规定,我现正式要求:“任何团体与个人在没有征得教会当局核准认可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