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从佛教徒、新教徒到天主教徒与耶稣会司铎
2005-05-02

与他一起上任上智大学的副校长LindaGrove教授也对中国特别感兴趣,他们将尽力注意中国的需要,寻找机会与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比如,学生交流、学者交换、合办学术研讨会,积极推动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

希望之光大事记
2004-12-03

3月27日希望之光办公室黄书玲修女在北京参加“爱知行”举办的民间艾滋病组织伦理培训班。

清明节:从清明节祭祖看宗教本土化及相互影响
2016-04-05

土生土长的道教和民间宗教信仰均接受传统上的四大祭祖节日。作为清明祭的主要载体,道教礼仪对祭祖扫墓礼仪的贡献最大。最早实现了中国化的佛教不但不反对清明节祭祖,而且还鼓励信徒清明节不要忘记为先人扫墓祭祖。

宁波美丽乡村教堂——余姚三七市圣堂
2016-07-15

教堂是由民间买来的三间二层楼房和一小园子组成,四周筑有围墙,总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教堂面朝正南方,在正堂外,有用木头支搭而成的钟架,架上挂着的钟据说还是赵保禄主教所赠送的。院子里还挖有一口水井。

炼灵月——墓地随想
2008-12-07

特别是在德国圣奥古斯定修院墓地、以及相邻的民间墓地,让我强烈的感受到和国内墓地的不同。

太行山下的“德肋撒”
2010-04-18

渐渐地,一个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大胆计划在她的心中酝酿:何不办一个民间救助站,专门收养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于是,2000年11月,张凤娥离开她生活了多年的修会,走上了一条异常艰难而又光荣的慈善事业之路。

神父不是“神甫”
2008-04-25

随后,最早见到“神甫”一词的地方是的《清末教案》》(五卷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中华书局,1996-2000)里,那是一些大臣在写给光绪帝的奏疏里用的词汇,意谓“神甫”是朝廷与民间的对立面

中国“离婚率”“家庭维稳”形势空前严峻
2012-04-23

西方学者认为,经济发展状况与离婚率成正比,经济萎缩时离婚率下降,经济繁荣时离婚率上升,中国的情况证实了这一点,在中国,正是先富起来的那批人,成为中国离婚大潮的领潮人。

特稿:狄刚主教专访
2012-09-28

当时虽然家中经济拮据,但是母亲说,你们还很小,将来不一定成功,所以不要花教会的钱。信德周报:您母亲也是新领洗的吗?狄总主教:都是新领洗。信德周报:您几岁领的洗?

从德兰修会圣召培育谈当代圣召培育
2019-05-22

着眼于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今日社会,我们都在体会着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急剧发展和变化。环球化,科技化和信息化在引领着世界,也在变化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