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是完美顺从天主旨意的典范,从领报时毫不犹豫的“是”,到十字架下默默承受痛苦的坚忍。世界缺乏和平,归根结底是因为人类远离了天主,陷入了自我中心的罪恶。
上面这张耶稣像除了长发、络腮须以及头顶上的十字光圈特征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耶稣明显不对称的面部容貌——这是基督教教义里的一个热点,即耶稣是神还是人:右脸眼睛更小,面颊更丰满,像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
甘负十字,大智大勇王方济主教逝世后,1949年10月18日,段荫明主教荣任万县教区第二任正权主教。
广场中立着一座埃及方尖塔碑,塔碑顶上是十字圣架,碑座四周雕有四头狮子,向四面眺望,似乎在宣誓着:多难的教会,永远屹立不倒的教会。
这使他最终将重轭扛在自己肩上,经受别人的不理解、背叛、拒绝,直到被判死刑,甚至在十字架上忍受宗徒的逃离。然而耶稣仍忠信于天父,直至生命的结束。
圣保禄说:“耶稣虽具有天主的形体……空虚自己、取了奴仆的形体……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5-10),这些话解释耶稣受苦受难的意义。
在若望的描述中,耶稣的离去就是指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但是耶稣的死亡并非消极的任人处置,而是返回父家的道路,是祂积极完成天父所派遣的使命的必要过程。
解释:「所流的血」指耶稣十字架上的牺牲。我们因信仰这牺牲而被「成义」——即被天主接纳为义人,并因此在末世审判中免于义怒。灵修:耶稣的圣心在十字架上被刺穿,流出宝血,为的是洗净我们、使我们称义。
教会劝诫信徒行苦身刻己(mortificatio),不是为了痛苦本身,而是与主一同在十字架上战胜罪恶,最终获得荣耀。总结与灵修劝勉这段《希伯来书》12:1-4是对每位信友在信仰旅途中最有力的劝勉之一。
灵修重点:圣若望十字称这类“神圣的黑夜”为净化灵魂的爱火。圣女大德兰说:“谁若真爱天主,不能逃避十字架。”第7节:为了接受惩戒,你们应该坚忍,因为天主对待你们,就像对待子女;哪有儿子不受父亲惩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