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的口音仍带有浓重的苏格兰味,有时候搀杂的中国土语,让人觉出她在中国久居的印记。由于长期独处,她的性情有些怪癖。
——教宗方济各1月28日在圣玛尔大之家弥撒讲道中谈到达味在上主面前的欢乐舞蹈,他强调说:若我们固守形式,我们的祈祷将变得冷淡且不结果实若你们在家里有未领受坚振圣事的儿童和孩子,并且他们已经到了领受的年龄
当他本人接的时候,简短地提醒他圣人们的言行,例如:圣依纳爵说:病人在床上犹为战士在战场,要英勇作战;圣人们说:天主爱谁,让谁多受苦,协助救赎工作;圣女日多大晚年受很多病苦;1950年时,辅大一位修女教授告知她至少读过
在一个团体中没有谁是小的,谁是好的,耶稣把所有的人都要带到天国中去,耶稣问我喝的爵你们能喝吗?我的十字架你们能背吗?所以,从耶稣来看,不论人的能力、身份,谁能背这十字架才是好的。
在如此热爱教会,「真理的柱石和基础」(弟前三15)的背景下,我们自能了解亚西西的圣方济对教宗的热诚(注九七),圣女加德琳.谢纳孝爱教宗的女儿心肠,她称教宗为「在世上的甜蜜基督」,(注九八)圣依纳爵的服从及与教会同感
通过团体活动,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自己作为基督徒的身份意识,增强了福传使命感。当然,这些外地在沪教友联谊会的性质只是团体,而非堂区。我始终鼓励教友们主日到其居住地附近的堂区参与弥撒及活动。”
路德、慈温理、加尔文等新教教会传统的创建者和罗马公教会的修道主义传统,特别是罗耀纳﹒依那爵(SaintIgnatiusLoyola,1491-1556)及其创立的耶稣会精神等,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这大概就是可怕的“死味”吧!再说对于陆某的死而复生,薛福成有他独到的见解,他感叹道:“陆某所述颇为近理。其未至阴界,盖以阳寿未尽,故无引导之鬼役。所以能复生者,亦即以此。”
这个良性并非指信徒数量上的增多与膨胀,亦非单纯从基督教界的立场来考虑教会的完善与发展,而是将基督教置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探讨其更好地发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必须具备的良性发展模式
(除主教外)任何其他人,即便是司铎,绝不得擅自增、减、改变礼仪的任何部分(22),非常重视礼仪。而我们的信仰现实怎么样呢?对圣事尤其是弥撒、对圣仪、各种祝福:做得怎样呢?敢用教会法定的礼规衡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