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岚县上学的大学生,和他们一起去同学家,和教外的学生做朋友,也借此向他们家人福传。我们也特别邀请在外地的教友学生和这边的同学组织一起互动。以上是我们福传工作的摸索,希望有助于福传。
解放后国立北京外语学校(即今天的北京外语大学)也有过他教的几届法语学生,奉职于国家的外事部门。1956年,被捕入狱,18年后刑满释放,送回原籍,继续劳动改造。于是田间地头都成了他广阔的牧场。
在一个小小录音机的伴奏下,爱祯的一个学生翩翩起舞,她那苗条的身材,婀娜的舞姿,不亚于舞蹈演员。 我真没想到,在这个偏僻而寂静的小院里却人才济济。
我今天出版了这本书,这是另外一个“外国叔叔”,叫白立鼐,他是一个奥地利人,他在20和30年代在山东,33年以来在辅仁大学当画家,他教中国人画画,他最有名的学生叫陈缘督,他是20世纪中国天主教最伟大的画家
考大学那段时间,学习很辛苦,压力也很大,这是每个学生的生活写照。那时候的我觉得信仰是一种心理安慰,无信才是真实的生活。
但是,在第一年的初学(进入修会团体的第一个培育阶段),一位修会中很棒的神父叫诺亚·旺克(NoahWarnke)来看我们这些初学生。他的成就让他曾经得到很多的奖,是一位在教会及社会倍受敬重的神父。
手把手帮助新老师备课,深受学生和老师爱戴。所写的教学经验曾在省市报刊多次刊载。59年曾在唐山市群英会,多少年来切是先进工作者。所教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已走上领导工作岗位,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
每周一次班聚会,所有活动都由区域内的平信徒自主策划和参与。区域内成员、班长、区域长逐级负责,及时把握区域内家庭现况,走访照顾搬进搬出的家庭,关照冷淡教友及慕道者。
每周三晚上举行一次练兵活动;参加者必须都要发言锻炼宣讲;一开始都不好意思的站出来分享以及宣讲;一个月来小组成员有了很大的思想转变;宣讲分享都踊跃起来;福音的喜乐在小组内洋溢起来,主的恩典也降到小组每个成员的身上;每每聚会分享宣讲人们的脸上充满了喜乐满怀的氛围
此外,我们也开始了一系列以《福音的喜乐》为题的堂区聚会,因为我们希望藉着教宗的访问,信友们能更深刻地认识教宗的宗座劝谕,并把它作为生活的指导。问:您是否期盼教宗的访问能带来希望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