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翰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作默西亚的前驱,只是他的工具、他的仆人,自己要做的事已结束,他应该兴盛,自己却应该衰微(若三30)。然而,若翰这句话为今日很多人来说是致命性的。
(默2:17)只有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耶稣,通过一个个痛苦的台阶,才能进入天堂永远的幸福。我们如果愿意得到幸福,就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只要你甘心情愿吃苦,幸福就会迎面而来。
(默22:20)或我信!请你补足我的不信吧!(谷9:24)。要怀着信心走近耶稣:你们求,必要给你们;你们找,必要找着;你们敲,必要给你们开(玛7:7)。●每日都要与耶稣约会。把约会的时间记在日历上。
马尔谷福音中四个女人成为死亡与复活的见证人,与福音书开始的四个门徒相符(伯多禄、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谷1:16-19),即玛利亚·玛达肋纳、雅各伯的母亲玛利亚、撒罗默以及若瑟的母亲玛利亚
维雅内神父将主教赐给的珍贵披肩卖掉,用来帮助一家人口多的贫穷教友,而有些人却是看荣誉胜过己命;面对别人的栽赃陷害,维亚内神父默不置辩,宁愿被调走,是天主亲自为他平反,我们中有些人却受不得半点委屈;他只靠一筐带皮的土豆维持生命
之后,修会成立了一个度默观生活的分支和两个在俗修会。1981年还成立了仁爱传教男修会。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与此同时,德肋撒修女的名声传遍全世界,她于1979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看,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路2:10-11)这是在圣诞夜天使向牧羊人报告的好消息。
他又说,智慧寻求默观,向往善,使人成为圣善的人。圣文都拉举出“信德存在于理性之中”的一例说,认识到基督为我们死去,这个认识并不停留在知识层面,却必然变为感情,即爱。
这是一条聆听并默观天主恩典的道路,进而促使我们与他人相遇,「为整个人类大家庭谋求公益」。「生态皈依引导我们以新的目光看待生命,体会到造物主慷慨恩赐我们大地,并召叫我们喜乐地分享,度简朴的生活」。
“爱总是在行动,并激励我们去分享一个美妙和充满希望的讯息:‘我们找到了默西亚’(若一41)。”接著,教宗讲到首批基督徒的艰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