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基督徒的伦理和使命。通过四个课时来讲解天主十诫,深入体验祈祷和接受福传的使命。(7)复习、测试和领受圣事。分发复习题,帮助大家做总结。
他们从认字到大学毕业,已经接受了十分牢固的社会道德和伦理,适应了他们很多年代传承下来的思维习惯,生活习俗。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生存圈: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信仰关系。
《孟子『离娄』篇》中国人所说的圣人,是个人伦理道德修养逹到最高境界,有内在性和超越性,达到天人合一。而天主教的圣人,和中国的圣人一样要有伦理道德完美,和英勇的德行,动态的信仰生活见证。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需要一批敬天爱人的良民,这正是福音的伦理目的之一。与政治制度不同,传福音的人所传的内容,不是自己的思想或创作,而是耶稣基督。
在面对急需改变历史方向10的挑战时——而这日常生活的挑战带来伦理和社会环境上的困难——他们不眠不休,并以热忱,尤其是带着一份责任感在为此而努力。
在大公教会的信仰中,礼仪作为天主子民的公共祈祷高于个体默想、神学研究、善工伦理,而后者的起点与目的应该是颂扬——这是为什么教会8月15日的圣母升天瞻礼与这一教理教义密不可分。
背景:德训篇(即《德训篇书》,拉丁文称为《Ecclesiasticus》或《Sirach》)是智慧文学的一部分,强调生活伦理和信仰实践。
为了使沿用了多个世纪的祈祷方式,更臻成熟,我决定加入「光明奥迹」,令这卓绝的默观基督圣容的方式,具备更完整的「福音纲要」真貌。(7)这样一来,我们又怎能不在光明奥迹的高潮,加入建立圣体的事迹呢?
为基础;此外,还有神职人员应否独身、神职人员制度、圣传圣统地位、《次经》的地位、雕像问题、圣礼问题、政教关系、圣母及圣人的敬礼(新教则认为这是在‘崇拜’圣母、圣人)、组织架构、善款管理和使用,以及诸多的伦理
2.我们需要时刻默观慈悲的奥迹。它是喜乐、安宁、和平之泉。我们的救恩依靠它。慈悲一词,揭示至圣天主圣三的莫大奥迹。慈悲,是天主到来与我们相偕的终极和至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