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背负着沉重的轭耕地种田,人何尝不是背负着沉重“轭”在世间来回奔走吗?《史记》中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再看她的控告者,总算良心没有丧尽,一个个罪恶兮兮的样子,石头一块一块从手中松落下来,人也一个一个离开,只剩下自己和耶稣,和耶稣充满慈悯的声音:“妇人,没有人定你的罪吗?
2007/06/24读经:依四十九1-6、宗十三22-26、福音:路一57-66,80在教会的礼仪中,除了耶稣诞生的圣诞节,只有两个「人」的生日是整个教会都庆祝的,就是圣母(九月八日)和若翰洗者(六月廿四日
读经一:出十七8-13读经二:弟后三14-四2福音:路十八1-8)在今天的第一读经里,我们看到以色列人与阿玛肋克人作战时,梅瑟拿着天主的棍杖的手高举时,若苏厄带领的以色列人就打胜仗。
主体主义是指,人将自己视为理解与判断全部真实的出发点与标尺,而不是将整体存在视为理解自己以及自己价值的标准与依据。如此,人成为一切真实的主人,一切真实则成为人观察、判断与支配的客体。
哲学用来指导我们的生命,帮助人建构生命的整体与系统,并追求和思考最高价值——精神价值与永恒价值,让人在世心安并得到幸福。
于是他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有男有女。天主的举动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价值,我们由他那里获得了生命。 天主将人的地位提升到如此高的境界,体现出他对人类的爱。
人人都是生活在现实之中,但人的大脑又活跃在逻辑圈子中。全能神教主就利用人们永远追问人类到底是怎么来的,而又得不到满意的实实在在的答案的心理首先指出:人是神创造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神创造的。
慈悲表达了天主如何向罪人伸出援手,给他新的机会去再次看清楚自己(省察)、悔改,以及相信(《慈悲面容》21);这样,重建了人与天主的关系。天主就是要借着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接近罪人;无论人远离天主多远。
因着参与主耶稣基督的圣洗,我们人开始参与天主的生命,成为天父的爱子爱女,分享主耶稣传扬福音的使命。两种洗礼,两种生命在主耶稣公开宣讲前,洗者若翰在约旦河向人们宣讲悔改施行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