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执事职逐渐受到教会上下的关注;观光牧灵福传培训交流首次在京举办,移民、游客、流动人口及城镇牧灵福传渐获地方教会重视。 这一年,适逢信德同仁与中国教会及广大读者朋友同行服务25周年。
出堂之后本堂神父邀请大家前往客厅,神父为大家准备了茶水与水果,教友们与神父座谈交流,分享朝圣的喜悦。
神父、修女们上门与教友团聚、祈祷、交流、分享,加深了与教友的感情,进而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圣化家庭的甘甜滋味,使得原来很多的家庭矛盾得以化解。在此基础上,整个堂区设立六个主日点,负责培训教友。
在京津冀三地教会代表的座谈交流中,北京教区李山主教提出:北京、天津经济发达,资源优势显著,可以把京津的资源对接到河北比较贫困的地区。他的观点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
语言是人群沟通和交流工具,然而,许多时候,不同人群之间的语言也成为人互相阻隔的原因。当语言被罪恶污染后,人们常常会遇到沟而不通的尴尬。门徒们说的新语言就是福音的语言,就是爱的语言。
这神圣的交换于整台弥撒中继续出现,基督的头(司铎)与奥体(信友)一直持续地互相交流,并巩固他们的合一。
10分钟后到了老人的家里,一进门我看到老人躺在炕上,衣衫不整,头发凌乱,和老人交流后,老人同意我们帮助她,我们的陪伴员为老人洗脸、洗手、洗脚、理发、剪指甲。
下午的祈祷服务生活工作坊中,有修女们的圣召交流,修女们所做的教会的工艺美术展览,以及建设修会、建树基督、见证信仰的分享,探索自己的将来,以及修会的将来。
在第五届信德之友分享交流会上感人的一幕幕场景再次重现在我眼前。
11月28日这天,我参加信德之友分享交流会后,和教区的孙神父、纪修女一起踏上了回乡的路,乘上往火车站走的201路车,车上特别拥挤,当时兴致未尽的我,满脑子都在回忆这几天的趣事,回忆着各位神长,老师的音容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