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仪表达:复活守夜礼的光明进程1.烛光游行的象征意义礼仪始于祝圣新火,点燃复活蜡烛,象征“基督之光驱散死亡黑暗”。信徒手持蜡烛缓步进入圣堂,代表人类在历史中走向复活的光明。
德肋撒姆姆的影子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刚刚创立仁爱会时她什么都没有,她和修女们面临的困难是那么的严峻。
比如一个人相反光明的生活;恶意地攻击真理,拒绝仁爱与善良,违犯公义道德,以及执迷的堕落行为和态度已经否定了真善美圣,把自己陷于不仁不义的黑暗中,给自己定了罪。
慷慨解囊救小伙据了解,刘世珍已退休多年,退休金十分有限,但她总是省吃俭用,把大部分钱花在了看望病人等爱心事上,但对这些事她都从不外宣,用她自己的话说:天主降福了我,使我什么也不缺少,我理应播撒爱心,回报天主的仁爱照顾
赵主教的仁爱和慷慨让雷神父感动不已,他便给主教写信表示感谢,在信中雷神父提到了河南代牧主教梅占魁(GiovanniMenicatti,P.I.M.E.)将为建造主教座堂的八千银元捐献给了穷人。
将喜乐传给人类,将仁爱遍撒人间。青年人拥有一腔热火,饱满的精神和不可估量的激情和胆量,在福传路上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玛9:13)在禧年进程中,实践慈悲善工1.玛利亚──教会的图像;教会因为接受福音而传播福音在慈悲特殊禧年诏书中,我恳请大家「更热心善度这禧年的四旬期,使成为庆祝和经验天主慈悲的特殊卓越时刻
因为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喜欢人认识天主胜过全燔祭。(欧6:6)求主也救我们脱免双重生活的诱惑,不要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服侍的仆役,实际上却要人服侍。赵保禄推荐
仁爱会的刘淑清修女说:以前在菲律宾学习时选修过一些心理学的课程,感觉对我的个人成长、灵修生活、团体生活、人际关系等都有帮助,例如当与人发生冲突后,首先反省的是自己,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不再注重外在因素。
这些“逾越节羊”或“四旬期爱德捐献盒”,可在圣周的祈祷会中,奉献出来,作为参与耶稣为人所作的牺牲和奉献……如果可能,以实际行动,来操练爱德,则更理想,如到仁爱之家(照顾露宿者),或其它服务机构,作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