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不局限於福音的文字,他也试图进入若翰的牢房,探察这位在旷野中呼喊、以将要来的那一位的名字为众人施洗之人的内心活动。
即使在旷野里受魔鬼试探的时候,耶稣也从未用自己的话来作出回答,因为祂清楚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耶稣在回答魔鬼的3个问题时,都是以天主圣言作出回答,以圣经上的话进行自卫。祂从未与这个撒谎者和骗子交谈。
避静是一种休息,帮助我们恢复身心的疲劳;避静是一种调整,帮助我们认清生活的方向;避静是旷野的一种经验,与天主谈心;避静是一种具体地与人往来的关系,认识自己,认识天主。
福音中,圣马尔谷说到,“圣神立即催他到旷野里去,他在那里,四十天之久,受撒旦的试探”(谷,一,12)。但是,“在这个企图试探天主的黑暗与模糊的影像面前,也有天使们的临在,他们是光明和奇妙的肖像。
这期间,不单只效法并纪念耶稣旷野守斋祈祷,对抗诱惑,而也应该准备身心善度复活佳节,以纪念基督逾越死亡,光荣复活。
另外,我们也不能像古以色列人在旷野里吃玛纳过日子一样——只坐等天上往下落玛纳,也就是坐等天主为我们显圣迹,自己半点也不主动努力。
正如耶稣派遣宗徒们出去传教归来,邀请宗徒们退到旷野祈祷休息。所以,主教和神父每年都要有一段时间,暂时放下牧灵服务,在恩宠中相聚,进行年度避静神功!每一次的避静,都是神父与耶稣相遇的美好时刻。
另外,我们也不能像古以色列人在旷野里吃玛纳过日子一样。只坐等天上往下落玛纳。也就是坐等天主为我们显圣迹,自己半点也不主动努力。
经过了多少旷野和平原,也越过了多少江河和山川,忘记了欣赏风花雪月的美景,顾不得注意白云苍狗的变幻,走过一个乡城又一个乡城,走过一个镇店又一个镇店;虽然历尽了重重的艰险,但却没有一次的折返,你一直驰骋在仆仆的风尘里
就如在旷野中的希伯来人那样,“他们在旅途中遇到许多障碍:忍饥受渴、因劳累和疾病而筋疲力尽、受绝望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