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马相伯先生的文言文《夫至大》为现代人阅读理解有难度,多年前马来西亚的华人洪澄江神父曾尝试翻译白话文,但由于时代、语言等鸿沟,其译本也存在不尽完善之处。
我们现代的人身体像是一个大巨人,而现代人的灵魂却是侏儒,这是典型的病态。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我们的灵魂的状态,避免犯罪;通过学习、祈祷、读经建立并加深我们和耶稣的关系。
她的灵修思想,对于步履匆匆、内心时常感到迷茫与空虚的现代人,又能带来怎样的启发?带着这些疑问,我在她家乡的三天朝圣之路,试图在她走过的石板路上,寻找那凝望背后的答案,以及天堂在人间的倒影。
而这个事实与道理的谜底却是: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被定了罪(罗5:18)由此所有的人都犯了罪(也包括现代人),都失掉了天主的光荣(罗3:23)。
此外,德日进给现代人带来信心和希望。精神病理学家KarlStern说:“我不怀疑未来的人类回首20世纪时要把它看成实证主义称雄的黑暗时代,然而德日进的研究像闪烁的豪光照耀在这黑暗中。”
多元化的社会实体塑造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所以,终生执著于某一信念不再为人们所崇尚。当今的大众传媒和全球化的经济孕育出了这种精神。
孤独也是现代人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包括生活上的孤独,尤其是需要一个人去独自面对生活压力之时;思想上的孤独,诸如缺乏共同的语言和语题;关系上的孤独,让生活局限在自己的小家庭之内等等。
不是所有的《圣咏》,也不是所有每一篇《圣咏》,都可以被基督徒重复和创作,更不用说现代人了。它们有时反映了一种不再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状况和虔敬心态。
但教宗本笃十六世提醒到,梵二丝毫不减弱原有的纯正而完整的信仰,也不与传统的教会相分离,反而致力于准确和忠实地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和语言把那恒常不变的信仰传递给现代人。
我们将一同探索理性与信仰这两条认识天主的道路,理解它们各自的独特性、相互的辅助关系,并回顾这一思想在教会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最终思考它对我们现代人寻求天主所带来的深刻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