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我们变作“活石”,为建造一座“属神的殿宇”。(伯前2:5)“由肉生的属于肉,由神生的属于神。”(若3:6)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天主是“神”,而我们是“肉”。
“假如人生可以再活一次,我宁愿生命中没有金钱,而有目标。”美国当年的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 究竟是什么在motivate(激励)我们,去走完这不容易的一生?
当然也有人夸我说:“你好人有好报,起码多活十年。”那时我的委屈,我的叹息,又能向谁诉说呢?往往到忍无可忍的时候,我就独自跑到山林中或河坝上找一个无人的地方仰视天空,我会大声呼叫:“老天爷呀!
用爱和宽恕去活每一天,这是我们的教会在今天开始的新的礼仪年的祝愿!
我便拉着她的手说:“姑婆,天主安排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像您这么大年纪的人能来教堂,就是活的见证呀!”吴素云,圣名依搦斯,九十三高龄了,耳聪目明、说话流畅。
如此一来,讲道不是仅讲述学过的知识,而是在分享生命;不是只讲述概念,而是在见证活生生的爱人的主。这样的讲道,人们不但喜欢听而且易被感动,也只有这样动人肺腑的讲道才是有效的,才能使人付出行动。
信友是活石,建筑成天主的圣殿,因而使教会、亦即基督的奥体逐渐扩展。洗礼时,礼节由圣堂门口开始,主礼领候洗者由门口进到圣堂里面,表示进入教会。
就在耶稣诞生的地方,我们排了2个小时的队,心想在当时耶稣来到人间时,若瑟带着怀着耶稣的圣母被所有的客店拒之门外,忧伤的若瑟别无他法,一家人只能在一个破山洞中露宿,耶稣就降生在这个马槽中。
当时高帝先生构想出,在空心塔柱与圣堂的几个大门之间,建造出很多接近大自然的洞穴来,在这些洞中,其中有耶稣诞生于马槽中,小耶稣的周围有圣母、大圣若瑟,有三位君王和跪在旁边的牛羊等陪伴的雕像。
当年在山洞马槽中诞生的主耶稣,今天,也在我们社会的每一个偏僻的角落中无奈地栖身。他/她们是我们需要照顾的人,是我们需要欢迎进入圣堂的兄弟姐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