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生命途程的关键时刻,神的使者往往通过梦的途径,会向受梦人发出预警信号,但多数人对此毫不介意。
(友9:4-6)耶稣在来世之前就知道,天父从无始之始所定的救赎计划,他救世的方式、途径、时间、地点及相关的环境。天主的旨意是不变的。
即使基于宗教信仰的理想,聆听天主的召唤,不仅不是一个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责任,反而是最能够满足我们内心对幸福渴望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发现自己是谁,发现我们有什么优点、在哪里可以让它们结出果实,以及可以遵循怎样的途径让自己在任何地方都成为爱
所以,死亡,对于基督徒而言,对于信仰天主(神)的人而言,不是莫名的恐惧,而是回归天父,进入永生的途径。因着信从天主子耶稣基督,我们知道,人是来自天主,带着敬天爱人的使命生活在世界上的不同时期和地域。
卢德的自由和勇气,邀请我们踏上一条崭新的途径。让我们步武她的芳踪,与这位年轻的异邦女子和年长的纳敖米一起出发,不要害怕改变我们的习惯,为我们的长者想象一个不同以往的未来。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科技的腾飞,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中国就从农业、乡村和封闭的传统型社会过渡为工业、城市和开放的现代型社会。
我们处在这科技发达的社会中,是不是应该如同保禄一样燃起福传的热火,怀着一颗对中华亿万人民的热爱之心,将福音的好消息传给我们的同胞!
我非常期待院长讲话,其讲话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科技、时事和灵修,还有他自己的生活见证。从院长讲话中,首先我看到主教的气度:朴素又不乏庄重。
在人人都寻求更娇美的面容、更温暖的衣服、更香醇的美酒、更精细的食物、更新颖的科技、更炫耀的装饰的时代,甚至教会机构与个人都深陷这些渴望与寻求中时,提出节俭两个字,不是有些反其道而行之吗?
此外,随着生活的富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们的许多年轻人沉浸在科技世界中,体验着各种冒险。他们往往认为宗教是过时的,甚至是迷信的。一切都只能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信仰的观点被视为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