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每一天,要演绎多少这样的故事啊!可是,面对生死和灾难,只有对于具体的当事人来说,才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在任何时候都是困难的。可是,如果你把空间放大一点,你就马上会释然。
耶稣这些颇为神秘的话出自若望福音中撒玛黎雅妇人的故事。她问耶稣应在哪里朝拜天主。耶稣回答说:与天主相遇不受地点的限制。他接着说:“天主是神,朝拜他的应当在心神、在真理中朝拜他。”
从西奈旷野开始,盟约的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以色列人制作金牛犊奉作神明的事件只不过是一出曲折戏剧的开头一幕。盟约的人类伙伴和受益者是一个“硬脖项的人民”(出32:9)。
故事中的亚巴郎,当时听到了那位富人的祈求,曾作了下列的警世之言;“孩子,你应记得你活着的时候,已享尽了你的福,而拉匝禄同样也受尽了苦。现在,他在这里受安慰,而你应受苦了。
有一天,耶稣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因慷慨而不公正(玛20:1-16)。有一个葡萄园主清晨到镇里的广场上去雇佣劳工,跟他们谈好了工钱。一整天的时间,直到夜幕低垂时,他都一直在找人干活。
尚记年幼时,常听大人们讲那个哑子大妈的故事。她姓什么叫什么,我一无所知,只知她生在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且家贫如洗,从小又是哑巴,因此终身不嫁。
今天的第一读经,记述希腊亚力山大大帝的色娄苛王朝统治下的犹太七兄弟和他们的母亲,坚决不屈服于国王的淫威,忠于亚巴郎、依撒格、亚各伯的天主和法律的英豪故事,特别令人肃然起敬的是那母亲,她鼓励儿子们忠贞到底
临别的时候她也委托我把心中的那份感动写下来,要让我们的故事去感动更多人!我的好妹妹呀,我哪有能力用我们所做的微不足道的事情去感动所有人?只有天主,全能的天主才可以!
自我膨胀和空教室针对这种情况,教宗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教授某天早上来到教室上课,但教室内却空无一人,他走到讲台前才觉察到这个情况。
在我看来,这些情况可以在马尔谷福音的章节中找到答案,这里两个故事相互交织:一个是生病在床且濒临死亡的12岁的女孩儿;另一个是曾经患血漏病长达12年之久的妇女,找耶稣寻求医治(参谷5: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