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3个小时,路上雨越下越大,但大家的心情都很平静,神父一直带着我们念玫瑰经,唱感恩歌。
有的擅长音乐,可以抓唱经,有的善于组织,可以抓管理善会的工作,有的擅长其它方面,则使之各尽其才,发挥自己的专长,更好地开展工作,我想这就是最大的益处。
上午9:00教区李穌光主教头戴礼冠,手握权杖在堂区辅祭员、乐队、唱经班及复愿修女的整齐的礼仪队伍中,缓缓步入圣堂开始了神圣的感恩圣祭。
一方面着手组织青年唱经班和乐队的训练,另一方面组织堂区老年教友祈祷团和爱心小组,并通过斡旋使他们慢慢地适应堂区的急剧变化。一段时间的磨合后,每个周六晚上的青年弥撒使人耳目一新。
班主任又把其余的学员又分成七个组:有两个组到大街上去捡拾白色垃圾,一个组在修院饭厅和厨房清理卫生死角,还有圣经分享学习小组、抄写背诵圣经小组、图书室阅读小组,玫瑰经祈祷小组则为外出服务的弟兄姊妹祈祷。
堂区成立了福传小组,幕道班,唱经班,圣经学习班,宣传组,以“主内情缘”命名的婚介服务组,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发布了宣传信仰的文章,照片和教会音乐。所有的班组,都按规定的时间组织活动,专人负责。
在堂区里有适合每个人的团体,有唱经班,辅祭班,祈祷小组,舞蹈小组等。在假期的时候也会安排适合不同需求的培训班,有适合高中生的,小学生的,大学生的,也有适合新婚夫妇的,还有适合工人的,农民的。
一来每天可以参与教会活动、学习道理,再来可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种菜锄草、打扫卫生、做饭洗菜,教歌领经,接待游客、宣扬圣教……在堂里服务的日子里,她忙得不亦乐乎。起早摸黑、顶风冒雪,从不喊累叫苦。
我们教会祈祷时也唱,唱的时候,把当地的音调还有一些民间习俗融合进去。还有一种八座礼,来自八仙的传说。
然后,顺着山边的荣福光明路,依序祝圣了光明、荣福、欢喜、痛苦等玫瑰经群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