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五种说辞与圣经中的描述何其相似,他们都不愿意赴宴,不愿意参与弥撒,利用主日没日没夜地干、干、干,只顾谋求现世短暂的幸福,不顾灵魂。真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除灵修和牧灵活动外,大额我略还广泛利用教会所拥有的巨大财富开展了许多社会活动。同时,强调此类活动需“公正”,“不得破坏基督配偶的容颜”。他是一位“沉浸在天主内的人”,“亲近同时代的人、满足人的需要”。
2015年,赵会梅老人看到西安一处祈祷所没有祭衣等礼仪用品,于是先向本堂马共乐神父要了一件大白衣和双色领带,随后便想利用自己的手艺,用中国传统手艺仿照自己老家会口现有的一件旧式紫色祭衣款式自己制作其他颜色
疫情期间大家不能进堂,但是我们唱经、读经的团体,利用微信、网络来练习,各个团体继续运作,提升信仰,坚固信德,而且确保有新人加入。尽可能利用一切资源!方方面面不要受局限。
由此联想到,铎职不是耀眼夺目的首饰,也绝非光华鲜亮的装饰品,而是天主的工具,带给人福音、恩宠、宽恕和爱的工具,是耶稣基督的银器,满满地盛装了基督之恩典的银器。
如此坚持下去,这样的企业就不会变成冰冷的赚钱机器和造富工具。那么,宗教界如何帮助企业家走出一条真正的信仰实践路径呢?这需要宗教管理部门、宗教领袖等共同参与,共同实践。如同一个幽灵,挥之不去。
借着施予,我们与他人接近,也能与天主亲近;「施予」能成为真正悔改,并与天主、与我们的弟兄和好的一项工具。5.「施予」教给我们慷慨的爱。
(一)、神恩———圣神为福传而普施的工具和动力神恩是圣神的德能的具体表现,是建立教会团体和福传的工具。神恩其实是普遍性的。
《爱的喜乐》与律法主义教宗指出,教会的存在,只是向人宣讲天主慈悲计划的工具。大公会议中,教会深感在世界作天父之爱活标志的责任。因着《教会宪章》,教会重新回到了其本质的源泉,回到了福音。
在这我们众人都蒙召抗疫的日子里,这更为显明,而疫苗则是抗疫的主要工具。本著「疫苗国际化」的精神,我呼吁整个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以克服在疫苗分配上的延误,促进疫苗的分享,尤其与最贫穷的国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