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若望就将玛利亚接到自己家中奉养直至终年。耶稣虽身为天主子,但仍然为了尽孝道而在自己临终末刻将母亲托付给爱徒若望,以代自己完成孝敬母亲的责任。在这里其实耶稣的精神就是我们做儿女最好的榜样。
作为一名司铎,笔者希望所有司铎弟兄们都能同玛利亚一样,不但亲身体验基督降生成人的伟大爱情,更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将基督的喜乐也带给她的表姐及她腹中的若翰。
那是第一个真正的圣诞节,参与的人不是很多,观众也很少,出席的只有从东方来的三位贤士,几位放羊的牧人,还有玛利亚和若瑟。
不管年纪大小都需要关爱——玛利亚这次活动给予我最大的感触是:体验到爱的传递、分享行为给自己和他人都能够带来生命力,是生命与生命的对接。
(路七14);你起来,为你见到的事作证(参阅:宗廿六16);玛利亚起身并急速启程(参阅:路一39)。第35届世青节的主题选自耶稣遇见纳因城寡妇的事迹(路七11-15)。
枢机省思了《福音》记载的这句话,玛利亚和若瑟“在客栈中为他们没有地方”(路二7)。坎塔拉梅萨枢机指出,“今天,世界上的穷人也没有栖身之地:历史显示天主站在哪一边,以及教会必须站在那一边。
在礼仪开始之际,教宗说:「玛利亚、我们圣善的母亲,在这五月份期间,众多信友在世界各地献给妳的多个朝圣地同心祈祷。」
一名伊拉克青年问我那是不是玛利亚。一开始我很惊讶,回答他说是的。然后,他对我说,他也想有一个这样的圣牌。我微微一笑,接着跟他说不行,因为想要有这种圣牌需要加入修会,‘而你是个男的’。我们一同大笑起来。
但丁则描述童贞玛利亚就如“尘世中希望的活源泉”。(参阅:但丁《神曲》天堂篇三十三章12节)。(转载:梵蒂冈新闻网)
若你仔细想想,耶稣的诞生同样不是完全平安的:在玛利亚怀孕的后期,千里迢迢前往白冷登记户籍;到需要分娩时,找不到一间客栈的焦虑;婴孩诞生了,需要匆忙使用马槽充当婴儿床⋯⋯如果有人能完全理解何谓“走出舒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