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维分别就读于宗座圣多默大学及伊斯兰研究院。她表示,「在我的城市三宝垄,我积极参与各种关于跨宗教对话的活动。我在罗马也致力于这一课题的研究。
他不久前宣报了他的苦难和十字架的死亡,这样粉碎了一个强势、现世的默西亚图像,使门徒们的期待落空。
虽然感到窘困和彷徨,但圣咏作者仍继续怀念他所听到的天主在以往的丰功伟绩:“我沉思你的一切所作所为,更要默想你的一切异事”(12节)。最后,钦慕之辞奔涌而出:“天主,你的道路何其神圣!
因为圣经是真实的,虽然它的成书经历了一千六百年,且40多位作者的时代、地位、背景、教育各不相同,但因着同一个圣神的引导和默示,每一卷之间都没有冲突和矛盾,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
当耶稣将要离开他的门徒们时,他看到多默忧心忡忡,因为他不知道他的老师到哪里去,也不知道怎样跟随他到那里去。为了安慰他,耶稣告诉他:他要到父那里去为他预备地方,而他就是到达天父的道路。
除非在受造物中见到天主,否则便无法放心走上隐晦的默观途径。这条途径的目标,是通过受造物去寻觅天主。 那些“沙漠之父”相信天主所创造的旷野在天主的眼里有莫大的价值。
若翰从未对其门徒论证过耶稣就是默西亚。若望两兄弟是在“看”了——亲自接触了耶稣后才跟随他的。纳塔乃尔的经历更典型。起初,他很不屑于斐理伯的话,斐理伯没多做任何辩解,只是让他自己去“看一看”。
耶稣的门徒们很难与了解他带来的新意,比方伯多禄在开始的时候不愿意主耶稣给他洗脚,他心中认为默西亚是庄严神圣无比,具有神的伟大。
圣经上的话就是天主的话,因为圣经是作者在天主的默感下写成的(弟后3:16),现在弥撒中读经员每读完一篇圣经后都说“以上是天主的圣训”,这显然说明圣经上的话就是天主的话,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圣经的重视。
“巴比伦的教会”(伯前5:13):巴比伦是幼发拉底河边的名城,此指罗马教会(参看默17:1-9;18:10-21)。马尔谷福音为第一部福音,又称伯多禄福音。